部落生活之美

 部落生活之美/蔡愛蓮
南世教會坐落在台灣尾的屏東縣獅子鄉內,全村只有120戶的小部落,慶幸在2015年2月25-27日台灣愛修會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辦的營會中,本會兒童課輔班受邀於大會中獻詩,老師與家長們討論後,決定趁這個農曆年佳節的機會舉辦兩天的新竹知性之旅,讓家長與小朋友共同外出學習,這也是部落小孩第一次出遊的機會,大家很開心。
記得五、六年前,教會課輔班未成立之前,因為家長大多是在外縣市做工不常在家,留在部落的孩子大都是祖父母,即便是留在村莊經營芒果的族人,也常常因農忙而早出晚歸的,無法細心照顧孩子。部落的兒童常在放學後,在部落街道或操場玩耍到很晚,回家功課沒有人督促,孩童也有可能沒吃晚餐就睡了。
本會長期以來,跟著總會推動的社區宣教,弟兄姊妹努力落實「教會就是部落,部落就是教會」的異象,在教會面對部落隔代教養之處境及偏鄉孩子的教育缺乏,重新思考教會的使命,在老師、資源極有限的情況,教會就勇敢的開始了「部落兒童課輔班」。讓部落的每一個孩子,可以在放學之後,直接到教會做功課、由部落志工媽媽輪流煮晚餐,孩子們一起吃飯、一起習學。
直到現在已經看見些許的成果,除了部落孩子因為教會的課輔班而受關注,也讓孩子們有機會,學習用餐前一起禱告、一起學習民謠、族語、拼音。可以看見兒童唱民謠、讀母語聖經,很激勵人。有些孩子因為在家長期受忽略,到學校常常用負面行為引起老師的注意,給老師、同學困擾,但是來課輔班之後,感受他的轉變,老師們因察覺而多方關心他,之後也學會正向關心別人,也有很好的互動。學校的回家課業因為得到課輔班老師協助,部落小孩功課也明顯的進步。
因為部落的學生,升到國、高中時都需要外出求學,也因為這樣許多部落小孩,因為接觸外界,就跟部落有距離,因此就疏離教會。所以為了可以繼續關懷從國小進入國中的同學,本會也嘗試開始國中課輔班,叛逆、難了解的青少年,期待因為課輔、老師的關心、引導,可以更健康成長,不離開神的道路。
猶如著名宣教學者David J. Bosch在他的著作<更新變化的宣教>中提到,基督徒的兩項使命:「第一種是傳揚藉著耶穌基督帶來救恩的好消息;而第二種是呼召基督徒要有參與社會責任,包括為社會福祉和正義努力。」
是的,基督徒要有社會責任,尤其部落是生活的共同體,看到部落許多老人家,因為子女們都外出,生活需要關照,也需要人的陪伴,今年初教會也開始松年日間聚會,當部落的老人家走出家門,走進教會,大家回憶過去的生活與文化點滴,可以一起唱詩歌、讀族語聖經,一起慢慢走到部落,為臥床的其他耆老禱告、聊天,多麼有意義的部落生活。
看到課輔班的兒童,在部落生病的老人家床邊,一起用族語主禱文禱告;青少年同學在部落街上掃地、清潔公廁,感受基督徒的部落生活之美好。期待可以如「憂傷,卻常有喜樂;貧窮,卻使許多人富足;好像一無所有,卻樣樣都有」(林後六10),見證神的大能,建立上帝國在部落的願景。 (本文刊載台灣基督教愛修會之友2016.09.20)

訪牧範學博士蔡愛蓮牧師─進修價值觀的主導

牧會於排灣中會南世教會的蔡愛蓮牧師

牧會於排灣中會南世教會的蔡愛蓮牧師

畢業典禮當日南神院長吳富雅牧師(中)與許瑞美傳道(左)、蔡愛蓮牧師(右)合影留念

畢業典禮當日南神院長吳富雅牧師(中)與許瑞美傳道(左)、蔡愛蓮牧師(右)合影留念

‧採訪/網站:
賴約翰/排灣族小米園
‧影像提供:蔡愛蓮
‧採訪日期:2010/06/27
本文時為「排灣族小米園」網站站長賴約翰(滋膏)採訪並登載該網站,現為小米園網站工作室執行長。今列入本人網誌蒐藏。

《前言》仲暑六月,各級學校畢業濃郁氣息,感染了整個社會。企業在大專院校搜尋人才,尋求職業的畢業生,尋找能與自己所學對等價值的薪資工作,滿足自己的優越期待。與社會一般不同價值觀的學校台南神學院六月23()舉行神學院的畢業典禮。其中有兩位排灣族(排灣中會長老教會)傳道人在職進修的畢業生女性中第一位榮獲博士學位的南世教會蔡愛蓮牧師;第二位是汾陽教會的許瑞美傳道師。
   筆者在公學校教育單位服務,「在職進修」是必然的事,除了提升專業能力,也是提高薪資、退休俸的誘因手段。但是,台灣最大基督教宗派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於傳道人「在職進修」沒有這樣的制度,沒有外在的誘因,而且進修者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遠遠超過想像。傳道人要「在職進修」,那是憑自己「價值判斷」、「單純使命」、「自己的事」。要和薪資與退休俸搭在一起,那是「不可能的夢」。因此,對於功利主義的進修者而言,如傳道人在職進修的精神那是件「天方夜譚」的事。
———————————————————————————————–

《電話採訪》

「恭喜蔡牧師排灣中會女牧者第一位榮獲博士學位」。
「我沒有想過這件事,感謝你的祝賀。」電話彼端,蔡愛蓮牧師謙虛的表示。
29年前決志奉獻給主進入玉神一直到博士的畢業,為主事奉,成為上帝的僕人-牧師職,一直是蔡愛蓮牧師的鍾愛與一生職志不改變的使命。
「價值觀是影響我事奉進修至深的一個動力。」蔡牧師說。

蔡愛蓮牧師認為身為牧師是一輩子的事,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必須不斷的裝備自己,投資自己,才有能量與服事效力。因此,蔡愛蓮牧師從萬安教會身職傳道在玉神進修,到南世教會成為牧師至南神碩博士的進修,南北奔波十年來如一日。始終如一的行動,詮釋了對進修的執著與重視。

教會現代的生態和原住民初代教會顯有極大的差別,在社會的生活形態和價值觀念的演變,教會不免也受到衝擊,這個衝擊不僅是教會內部結構,同時也是信仰面對本質上的挑戰。蔡愛蓮牧師認為時空的差距所演變的教會裡外所受到的改變確實有差距,因此「進修」對於牧者確實是個手段,是提供了透過進修所獲得的理論基礎,以及整合濾清過去牧會的經驗,產出可運用新的方法新的論述,幫助自己能量的增長,與找到教會論述基礎協助教會突破增長。

蔡愛蓮牧師非常欣慰的表示,博士班五年來的歷程(有一年因任中會議長而休學),由於身為排灣中會中委均涉及中會歷史的撰述,配合個人博士論文「排灣中會的歷史」,讓自己回顧與走入排灣中會的歷史,作一次的整理與彙整,給自己在整體宣教的發展和對自己教會的宣教,具有鑑往知來的歷史性和未來性,提供自己教會在原住民區現代宣教的方針。

終身學習是現代的教育與學習觀念,整個社會尋著這個價值觀普植化,但是在教會教育生態,是否也跟著有相同的理念?尤其傳道人本身進修裝備的理念是否具備此概念,以因應大社會與原住民社會與時俱進的社會化生態。依據筆者的觀察,傳道人的進修正如排灣中會總幹事高天惠牧師所言,教會對牧者進修的認知不足,與中會對進修制度的配套措施不足,致使傳道人在外在的驅動力給予傳道人的趨力不足,這種外在誘因可謂付之厥如。因此傳道人的進修以排灣中會而言,傳道人必需自立自強,自我主動規畫,否則在職進修是很遙遠的一件事。

從蔡愛蓮牧師十幾年來的進修經驗來看,她非常感謝上帝的恩典與教會小會對她進修在精神上的支持,以及事工上與家務上的協助。在微薄的薪資(教會內部稱謝禮)中,他有計畫性的以薪資的「研究費」成為她進修的專款,與神學院約定分期付款支付每學期的學費,而度過一次繳不出學費的窘境。蔡愛蓮牧師在進修當中,他看見到嘉義中會因教會的支持而設立傳教師的進修基金,中會總幹事協助進修的傳道人註冊,並給予進修者出國旅遊的機會。蔡牧師表示,當然平地與原住民教會在財力上有顯著的差異落差,但是中會與教會若對傳道人的進修形成關懷的共識,是個很重要的基礎原動力概念。

牧會二十五年的蔡牧師雖然榮獲了牧範學博士學位,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打住結束學習,她仍然充滿期待與喜樂的說:「只要有機會,她仍然要繼續在她一生鍾愛的牧會工作,繼續她不斷以進修為樂的牧會生涯事奉。」

靈魂跳躍的精靈-排灣族語化作世界文學

 ◎撰文:魯夢歌

我靈魂跳躍的精靈

本文刊於台灣教會公報

 我認為最美麗的語言,好像人在站在深谷中輕輕的說一句,卻可以迴盪很久很久一樣。
用排灣族語舉例說: maru mulimulitan anga a su pinadjaliman. 華語直譯是:你好像琉璃珠般的吸引人。華語似乎沒有特別的感覺,但用排灣族語說的,就可以有很多的迴響;因為琉璃珠是家族珍藏,亮眼、圖畫鮮明的每一顆都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故事及功能與意義,經過設計串成的一條琉璃珠項鍊,是家中耆老隨身的寶物,也是身分的尊榮。琉璃珠因為是傳統的聘禮或結盟的物品,每一顆琉璃珠背後,也許是淒美的愛情故事,或者深遠的家族或部落的結盟的故事。就像在原住民人群中,有人說了一句很平常的話,莫名牽動大家共同有的傳統記憶模式,而會轟然大笑一樣。母語就是這般美麗,一句話不只是溝通,表達意見,一句話也可以是牽動生命的過往、生活的經驗及深層的靈魂。
因為二十出頭時從神學院畢業受派於自己的族群–排灣中會時,就決志要將母語成為我的能力,從探訪與部落耆老學習母語開始,刻意紀錄難懂、深奧的字彙,並在講壇分享適時的使用,每每看到台下的老人家,聽到我引用部落已經很少用卻是他們很熟悉的排灣語時,個個炯炯有神想要讓我繼續說,我就很有成就感,站在台上年輕的我,我已經發現母語彙的使用,對我的講壇分享有很大的助力。
筆者常以自己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為榮;因為我們的信仰告白,「我們信上帝,創造、統治人與萬物的獨一真神。」「我們信….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明白蹲在任何一個部落牧會就是以部落為家,以當地文化、語言為底來服事神。基於如此的牧養信念,於1999年前受派到南世教會時,看見式微的文化及遺落的母語,從教會開始共識,想將耆老們口中民謠、族語留下並傳承,所以努力的讓教會成為族語教室、部落成為文化學習的場域。但後來漸漸發現,部落老人家走的太快,年輕人學的很牛,也明白「話是風,字才是跡」,為了留下部落的歷史故事,為了建立族語教材,而開始嘗試將耆老們口中的故事成為文字,成為個人的牧會筆記。
在教會牧會久了,聽到很多過去部落的長者,因為信仰改變部落的禁忌,為了傳福音走遍鄰近部落傳福音,看到很多部落的人,生活很艱辛卻因為對神的信心,而可以堅忍度過難關,因為信仰在困境中人仍然滿有生活的盼望等故事。開始記錄這些部落小人物的信仰故事,有幾篇刊登在耕心雜誌,部落的人在討論、談起這件事,我也拿著故事單張給耆老們分享;但是後來心想,如果是他們自己來閱讀自己的故事,並且珍藏,該有多美。就這樣,嘗試將每一篇曾經寫過的部落故事,並得到總會組群母語委員會協助,翻譯成南排灣語成冊並錄製有聲書,書名為:背袋中的寶物—部落故事讀本(排灣語/華語對照)。並於2014年南世教會宣教60周年慶時成為教會獻禮之一。當部落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讀出自己的故事,就可以發現主上帝在這片土地、對南排灣族人的美意而榮耀神,部落、家族決志傳承基督信仰,是多麼美好的事。
因為習慣用族語紀錄生活,當教育部於2007年第一次舉辦原住民族語文學獎時,因受智者長者鼓勵嘗試投稿參賽,並以「孤兒」為題,得到新詩優選獎;兩年辦一次的原住民族語文學獎,陸續不同年度得過「秋古與卡拉魯」小說獎、「拾回從前」新詩獎,都是以部落故事、排灣族傳統的經驗為題材而得獎,因為保存族語、文化而受獎,很受激勵。
而最玩味的是,2015年初受邀於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翻譯「小王子」故事繪本,聽見自己在電子網路說繪本故事的聲音,看著用自己族語寫的繽紛繪本,頓時感受自己每一天早起、晚睡的窩在獨喃的族語工作,很值得。
因為教會每一日都有兒童課輔班,嘗試以小朋友熟悉是世界文學名著「灰姑娘」翻譯成為排灣族語,企圖讓兒童因為故事而喜歡族語,並於2015年原住民族語文學獎,以「灰姑娘」翻譯文學得到裁判的青睞,感到很開心。翻譯世界文學名著,因文化的差異、語言表達不同,翻譯文學著作不容易,有時也需要創詞等。
想到部落的耆老們,跟著故事光碟的流動,情緒起伏,時開懷的笑、時感傷的哭了,明白族語對部落的老人家意義有多大。想到自己不識華語的母親,第一次看見用排灣族語寫的繪本時,一氣呵成的大聲閱讀,興奮發現自己居然讀懂一本書,深深明白族語的魅力。
今天,受召於排灣族群的服事,族語已經不只是我的使命,每一句排灣族語更是我靈魂跳躍的精靈。

『明天開始,我要穿紅色』讀後心得

◎文/攝:魯夢歌(蔡愛蓮)
作者:琳達.雅諾許(Linda Jarosch)   范瑞薇譯   南與北出版社
 那一天,在新竹聖經學院,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女傳主辦「2014年奔放與尊貴的女性」研討會中,第一次遇見本書的作者琳達.雅諾許。當天作者身穿著及膝黑色裙子及暗色平跟的鞋子,身穿白底有咖啡、黑、紅長圓形圖樣的襯衫及大紅的西裝外套,很顯眼卻不失講師的莊嚴。知道她是德國人,英語使用應該也不太熟悉,站在完全無法溝通的台灣女性牧者當中,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南與北出版社的吳信如社長用德、華語轉譯才能溝通;但琳達從頭到尾都沒有收回她燦爛的微笑。
 閱讀本書對作者的簡介得知,作者是於1947年出生在德國慕尼黑附近,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在20年的家庭主婦生活後,靠著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成為女性作家與知名專題講員。特別在基督宗教各種的訓練,擔任心靈課程的專業教師與講者,不只是給平信徒,也對教會的女性神職人員與專業事工服事者專講。作者從自己的靈修與信仰經驗出發設計課程,從知性與靈性的層面,同時喚醒女性的使命感與自信心,並強調與生活態度和經驗的實際結合,達成身心靈的轉變與成長,在信仰的廣度中,協助女性看見生命的無限可能。
 在本次討會中的演講,如書中的內容提共婦女很熟悉的生活經驗,身為母親與女人角色常是自己生活的體驗,很實際幫助與會者用自己的身體感受其中的教導,將聖經中許多難以說明的神學觀念用圖像解釋,讓以生具來感性強的女性,容易理解與記憶,參加研會與閱讀完這本書,一樣獲益良多。
「明天開始,我要穿紅色」不只是只穿上大紅衣服而已,更隱喻人內在的決心,決定讓自己穿上代表著熱情與愛的紅色,並凝聚所有人的目光,展現出自信與對生命的熱情。作者強調現代女性,應追尋能使女性特質取得平衡的生活形式,使自己擁有生活豐富、多彩的力量。作者雅諾許女士藉著本書陪伴我們覺醒,讓我們省察到,自己能如何深入處理自己的女性特質,使自己產生勇氣,為自己的人生揮灑新的色彩。
本書分為六個部份,清楚的用圖像或象徵說明每一個主題,如紅色是能量、血紅色、紅燈、紅色帳幕、我快氣炸了、火與焰等。在每個主題之後,提出討論的議題。這是本書特色,每一個主題,提出了「默想與討論」單元,由本社總編輯吳信如依照各章內容與台灣婦女情況設計規劃,可供聚會與讀書會使用,筆者認為是一本很實際、很有幫助的生命成長書籍。即便是紅色的負向結果,作者也實際的提出個人的形容,將女性的長期被忽略的紅色情緒,提出建設性地運用攻擊力,達成兩性的圓滿關係。女性可以決定要追求能為我的生命帶來能量與生活樂趣的力量!我想要成長,我想要擴展自己的生命,而且明天開始,我要穿紅色!

【延伸閱讀】作者著作
《32堂聖經人物的生命課程—上冊:奔放與尊貴的女性》
《看見妳,我找到自己—母女關係成為女性的關鍵生命力》

◎本文刊於2014年7月女宣412期。

牧會生活如品茗

◎魯夢歌 (蔡愛蓮)
牧會生活如品茗人生,無論是派任或者聘任,走進一個未知的服事職場,藉著從主領受的使命,開始品嚐事奉人生。回想1999年以傳道師身分派駐於本會,在一個依山面海、純樸、全村約僅120戶、很少與外界接觸的排灣族部落,而且是家族緊密連結的小部落。
派任到此,開始思考神差遣我到這裡做怎樣的服事?禱告、認識環境、尋求異象、推動事工,在這裡親嚐神的恩典,與弟兄姊妹一起成長,一眨眼就15年了。
牧會生活如泡茶,在大庭門外或在部落角落的大樹下,坐下來喝茶不僅是要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在沖杯、溫杯、舉杯的每一個當下,在隨性聊天中了解部落的生活及人們在乎的事物。知道大家現在忙什麼農事?愛文芒果何時剪枝、開花、採收?明白異象是來自於聖靈的引導,但牧會事工的介入,源於牧者深入了解人們的生活處境、融入部落真實生活,才能找出教會宣教事工策略。
吆喝大家來喝茶,也是教會長執同工凝聚共識的方法。為了建立教會共同的目標,大家坐下來討論,圍桌泡一壺熱茶,讓所有人手中握有自己的杯子,找到自己委身的角落,喝同一壺好茶,一起分擔事工,品味其中服事的甘甜。
牧會生活也如燉燒補藥般煎熬,當確定部落的需求與宣教的方法後,就需要長期的事工規劃。以本會為例,當2001年決議「讓教會成為部落,部落成為教會」,並訂「為部落穿上彩衣」的文化推動工作。從燉煮異象開始,火就沒有間斷過,從走訪「社區宣教有成效的教會」觀摩開始,邊觀摩邊討論,每一年都如「泡茶桌前」再思考,持續調整異象。同時積極改變部落的組織機體(鼓勵有信仰、對部落有負擔的長執參與部落公共事務),也藉著松年團契的民謠回憶及說古田調,建立部落的傳統故事及遷移史,並有共識進行讓部落成為孩童學習母語的環境等長期工作。
為了推動社區宣教事工,以建立上帝國於部落,需要慢慢燉煮的過程。讓「部落就是教會」的願景,漸漸聞到熟稔的香味,並在2012年教會與部落共同努力下,恢復了已失落70年的小米收穫節慶典。
牧會生活也要有午後喝咖啡的時間。帶著一壺熱咖啡,車開到海邊,打開兩邊的窗戶,讓鹹鹹的海風打在臉上,當啜飲一口熱咖啡時,猶如沖去生活的鉛華,向著大海吸取內在能量。喝咖啡時間,是牧者獨處的狀態、一個與神親近的密室練功時間;喝咖啡時間,如電腦桌前整理桌面、歸檔、資料接收、傳送的時間,向雲端看不見卻永遠都在的神求能力。
牧會是人生品茗,是泡茶、是燉煮或是咖啡時間,過程永遠要比結果更為重要;正確的從神接收資訊,擁有優質的牧會生活。 (作者為排灣中會南世教會牧師)

再回首,更勇敢

◎魯夢歌
 有一對恩愛的夫妻,雖然沒有豐衣足食,卻是在教會活絡、總是同進同出、輕聲細語,是部落稱羨的溫暖家庭。卻因為丈夫突然生病,沒有多久就過世了,讓一個習慣依附、沒有讀過什麼書的家庭主婦,以及僅分別小六、小四、小二的幼齡女兒們,生活突然陷入困境。
 在痛失丈夫之後,妻子認為自己也沒有勇氣活著,內心重複著一句話:「讓我也跟你一起去吧!怎麼忍心丟下我,什麼事都沒有交代,人就不見了,叫我如何度日…」她整整三個月無法進食、不足出門,長期不見光日。別人的禱告、家人的安慰,只會讓她抗拒的認為:「失去的不是你們,你們並不知道這有多痛…。」
 直到有一天清晨,她腦際跳出一句神的話:「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約翰福音十四章18節),頓時將眼目從自己身上,轉向年幼的三個孩子-若連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安排生活,孩子又該如何呢?生命的失落感,讓她忘了還有一位全能的父親,於是開始真實的面對自己的處境。孩子們是與丈夫共同留下的產業,她向神尋求智慧,該從哪裡重新踏第一步?
  在民國六十六年間,台灣人民生活都很清苦(尤其是住在山上的原住民),是個缺乏工作機會與社會資源的時代。一個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任何生活能力的婦女,靠著「神必供應」的信心,開始與孩子們決心走一趟艱辛的路。這位在困難中重啟信心的婦人,也是我的母親。
 母親跟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知道我們的上帝是活的,要忍耐;苦,很快就會走過。」於其說是對孩子說,不如說是對自己的勉勵。就算再辛苦、再遠,只要有工作可以養活家人,母親就決定要做。後來神預備,使部落族人可以承包外縣市山區短期砍草各種農事,母親得以日薪360元的林班工作,支付學費及生活開支。
 林班工作是以男人為主的粗重工作,但母親向主求力量可以勝任,並常常為孩子們禱告,因她心底明白,孩子的成長才是自己在乎的,而孩子的成長不會因為窮困而可以重新來過。於是她向主禱告,不讓苦境侵蝕孩子對主的信心,也不會因缺乏而失去對人的愛心。
寒暑假母親常將我們帶到林班工作,雖然會有諸多不便,卻因為可以多些時間對話,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個別關注不同孩子的情感需要。她也常在睡前分享對我們三姊妹的不同期待,分享神如何讓家裡常有不時的供應,並分享作一個媽媽的擔憂與感傷,及不嫌多的談論爸爸對我們曾有的夢想。
 當時母親不知道什麼是家庭祭壇,卻讓每一晚的禱告、擁抱,成為家的熄燈號。雖不知道孩子們將來會如何?她卻相信神的應許:「主雖然以艱難給妳當餅,以困苦給妳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以賽亞書卅章20節)
 時日似箭,三個孩子都各自有了家庭,每一個人也用同樣的信心,面對部落、教會的生活。每每回憶小時候貧困的窘境,母親提到每當林班工作告一段落回家時,家裡就可以買一條吳郭魚慶祝,並為了節省以一魚二吃的方式,將吳郭魚頭、尾加薑絲當湯,而另外將魚身醬油煎煮當主菜,就可配好幾碗白飯,魚背脊刺也不浪費,享受難得美味,連手指上的醬汁都不放過。儘管如此,桌上一定會有母親的名言:「不要羨慕別人有的,忍耐,苦難總是會走過。」
 除此以外,在我們強烈的記憶中,曾揶揄母親「彼此相愛的教導」,而年齡相近的孩子們,吵架似乎很難避免。有一次姊妹又在吵架了,母親刻意將我們帶出門,在部落沒有路燈的街邊,指向不同方向的說,「現在妳們分開自己獨自一人走」,結果三個姊妹就在黑漆漆的夜裡緊緊抱在一起,怎麼用力也拉不開,大家都哭成一團說,「我們以後不會吵架了」。
 回到家屋內禱告後,母親與孩子陳述一種價值:「家人共處的機會是神的恩典,妳們還小,將來會分開在不同地方工作,想要見面都很困難了。」是這樣的價值,讓三個姊妹可以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所有的孫子們如出同一個父母一樣的和睦相處,在同一個教會服事,互相支持、照顧生活的細節。
 若要再走一趟時光隧道,母親必不會擔憂,將更勇敢的陪著孩子成長,因為她明白走過苦難後,留下來的是內在的品格。母親自身親歷過生活的缺乏,培養出儉樸的生活,猶如珍珠經過歲月萃煉般的真實。每每再回首,就會再一次宣告:「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祢因愛我的靈魂(或譯:生命)便救我脫離敗化的坑,因為你將我的一切罪扔在你的背後。」(以賽亞書卅八章1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