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傳牧會心得

◎文/圖:排中南世教會 蔡愛蓮牧師女傳牧會心得
       有一次熟睡的半夜,被一個響了很久電話聲吵醒,電話中驚慌的男聲說:牧師請您幫忙帶我媽媽去掛急診。原來部落老姐妹半夜呼吸困難、高血壓發作,醫院距離遠,又是半夜不方便用機車載送,不知道向誰求助而打電話到教會,用最快速度從床上下來、整裝,開車送她到最近的醫院,從掛號、翻譯病狀、坐在急診室病床邊陪同時,心想還好我有車可以即時幫忙送醫,還好最需要時他們還有想到教會、還好我可以被電話吵醒..還好我是牧師,就這樣在醫院過了一整晚,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
       從1986年畢業於玉山神學院開始回排灣中會牧會,就將牧會當作我一生職事,心想既然是決志委身奉獻,就當甘心樂意並做最有效率的服事。但女性傳道因為婚姻、家庭因素常會遇到服事的瓶頸。結婚後,同時就被期待牧者的家庭是小型教會範本,部落的人用放大鏡觀察牧者生活中子女教育方法、夫妻互動關係、家庭理財經營等,但卻沒有因為如此而減輕對女性牧者的期待,因為部落中牧師職分是被視為專業,也是不可抗拒的權威。
       一般家庭中的女性常被比喻為長工,而女傳就像是兼顧好幾家勞務工作的外籍勞工;教會服事是天職要盡心盡力像是為主作的,教會工作除外,因為牧師是媽媽,所以子女教育不能假手他人,牧師館家務該有女主人打點等等(男性牧者牧會時,牧師館事務婦女團契會視為已任)ㄧ件又一件的接踵而來做不完似的工作,時間永遠像是別人在規劃,半夜常常來不及闔眼就睡著了。
       女性牧者最大的挑戰,服事神要保持在最高品質上,兼顧家庭生活之經營、子女教育,且要永續經營個人生命。環境訓練女傳善用時間到開車可以化妝、吃便當,擦地板可以聽演講、練詩歌,左手抱孩子餵奶時,右手握筆寫講稿,無時無刻可以禱告、默想…相信每個女傳已被操練的認清階段性任務,找出生活、工作中的輕重緩急,珍惜自己獨處機會,享受思考、欣賞、分享的時刻。
       但女性有時會有不知覺的鄉愿,將為別人付出一切當做人生目標,而忽略經營個人生命。所有階段性任務會隨著時間走過而流逝,讓人陷入失落與空虛,為了更細緻規劃人生目標,細水長流的進修計畫;經營個人等於經營所有人(投資女傳生命影響深遠),如有話說,教育一個男人就是教育一個人,而教育一個女人等於教育所有的家人,何況是經營一個教會一個部落的女性牧者呢?

『讓雙手在雲端說故事』

◎文:魯夢歌讓雙手在雲端說故事的相片‏             第七屆巴克禮文字事奉學校,以「讓愛像風吹」為題,在2012年9月21-22日於新竹聖經學院圓滿結束了,帶著鼓鼓的、飽飽的行囊,裝滿了『創作十部曲』的秘笈羊卷回部落。主辦文字創作的教會公報社,特邀《自由時報》記者、《商業周刊》資深記者、《OPEN周刊》資深撰述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鄭金川老師為講師。鄭老師以多年從事媒體、文字工作的豐富經驗,活潑的、實際的穿插著個人寫過的詩詞,說明創作中隱喻方法及符號運用的巧妙之處。課堂中老師也藉著多首個人創作之詩歌,說明寫作時要用個人熟悉文化語言與經驗,多方運用聯想取材。猶如鄭老師說,好的文章「力道都藏在細節中」,激勵要提升自己的語言與說故事的能力,使自己能用最好的話寫最愛的上帝。個人也有感於該好好整理排灣族語中各種隱喻與符號,增添琉璃般豐富的創作元素。本次寫作營特別的是以相信屬性為組別(有一組是學青組、一組為媒體文字工作者),而鄭老師的「創作十部曲」從寫作楔子到每一步創作的技巧,都配合課後實際討論與實作,讓組員充分討論個人寫作情況與難題,再從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很切題也很實際的寫作技巧訓練。

        就我們第三組的七名組員而言,大多數是已就業人士,主辦單位要求與會前提出文章均屬於靈修體裁為主而成組。分組時間討論組員每人一篇的文章,討論組員提交的文章中的內容、結構及段落呈現,自己的文章攤在大家面前被討論,還真的有些靦腆還真的需要勇氣。經小組討論分享給於不同的建議。大家一致認為,用頭腦思考很容易,但文字化想法就需要功夫與寫作技巧。小組組員也發現要讓文章好讀就需要修辭,需要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並緊緊扣住想表達的主題走,而文章段落的連接詞也需要熟悉練習。

        以這次的主辦訂定的主題為「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已經從學校退休的東山哥(教會長老),就是以禱告短詩「求主憐憫我」,依他的服事經驗而言,這首歌是探訪生病的長者安慰時常唱的詩歌,面對無助的人吟唱,自己也受很大的激勵。同樣的「我最喜歡的一首歌」主題,六位組員都有個人不同寫作的背景與陳述方式。可謂「創作十部曲」中的第七步,同質走向異質,創作文章需要有個性、特質,盡量具有個別性,因為人生沒有寫作天才,每一個人經驗是無法創造出來的。藉著不同的背景、知識、專業、經驗、閱讀上努力發揮個人的獨特寫作體材,在台灣的宣教禾場多元的見證上帝奇妙的恩典。

        筆者於公報社每年寫作營一定參與的決心,因為了解寫作是另類的服事,需要真實的委身,在過去有限時間與琢磨粗淺的過程,嘗試用長期參與寫作弭補不足,持續學習而增加寫作的信心能量,期待自己可以用雙手在雲端說漂亮、激勵人的故事。本次的寫作營除了很滿意主辦單位,貼心為學員預備各樣茶點;台南蜂蜜蛋糕與新竹肉包的道地名產小吃外,因為在會場可以分享到學員個人攜帶的「最喜歡的書籍交流」,好像進入專業好書網,直接預覽下一個書單,受惠很大。

       台灣教會公報社總編方嵐亭牧師引用羅馬書12章1-2節經文,用「筆祭」鼓勵學員,讓自己在寫作當活祭獻給上帝,用筆當祭品讓自己有能力使用文字來服事、榮耀上帝。(本文曾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

『母阿該 阿姨』

ina muakai ◎作者:蔡愛蓮牧師
那天,Ina i muaka(muakai,音母阿該,排灣族女子名;ina是與媽媽同年齡婦女之尊稱)問我:「妳是牧師是嗎?」我笑著回答:「不然我應該是誰呢?」其他人聽了也笑成一團,因為母阿該阿姨平時都把牧師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密對待,突然問我這個問題,令人突兀也感到好笑。一會兒,她似乎回神,也靦腆的笑了。我轉過頭,心裡很難過,看到母阿該阿姨好心疼,看得出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 已經七十幾歲的她,高高瘦瘦的,硬朗挺直的身材仍然沒有改變;五個孩子都各個成家,雖然子孫滿堂,但母阿該阿姨一樣勤快的過著快樂的農夫生活,噴農藥、剪枝、養豬、養雞、養鴨……樣樣都做。 有一次,她想奉獻自己養的雞,就邀我跟她一起去芒果園裡的雞舍挑選。看到好多各式各樣的雞種,生蛋雞、鬥雞、土雞……,她說:「牧師,妳喜歡哪一隻?我會叫我的家人抓兩隻放在籠子裡,送到教會給牧師。」他們家奉獻自養的雞,幾乎都是送一公一母,他們認為這樣奉獻才完整。 記得十幾年前,我剛到這間教會時,他們夫妻開始每年都將愛文芒果收成之「初熟的果子」奉獻到教會,並且強調,能收成是上帝的幫忙,拿出來分享給大家,會讓神的祝福ina muakai 2延伸。不僅如此,他們也會在最後一批芒果裡,保留一棵不噴農藥、自然熟成的芒果,帶到教會與弟兄姊妹分享。他們家裡有的,牧師家裡也一定有;即使幾年前,母阿該阿姨的丈夫過世後,她仍然如往常的,把教會牧師當作自己的家人一樣關照。 有一天,母阿該阿姨頭痛到好像要爆裂,因而住進醫院。經過一連串檢查後,醫生宣判她得的是老人失智症。她常常忘東忘西,同一句話有時會重覆又重覆的說,不時問周遭的人:「請問你是誰?」只要出了家門就問:「我現在是在哪裡呢?我忘了要去哪裡……」等等讓人無奈又不知如何應對的話,甚至忘記回家的路怎麼走,常常被部落的小朋友牽著帶回家。 醫生叮嚀,失智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我們也真的看到母阿該阿姨失憶情形每況愈下。但是,不解的是,生病越來越嚴重的這兩年,每逢愛文芒果收成時,母阿該阿姨總會清楚記得要送芒果到教會。 最近,母阿該阿姨又來了,這是今年第一批芒果。她一早到教會來,很滿意的從布包包裡取出芒果,一顆一顆放在桌上,嘴裡還碎碎唸:「知道牧師喜歡吃芒果,感謝上帝幫忙今年有好收成……」 離去時,我感謝又感謝的搭著她的肩,護送她到門口,還跟她確認:「妳知道回家的路嗎?」然後看著她離去。但過了不久,卻又聽到她拖曳著拖鞋的腳步聲。 「阿姨,妳怎麼又來了?」她又小心翼翼的將芒果一顆顆放在桌上。我除了謝謝她,也再次叮嚀:「不可以再送來了喔!現在芒果價錢很好,先賣給別人,等盛產時我們再多吃一點。」交代再交代後送她到門口,但是沒多久,她還是來了。那天,她不斷重覆相同的動作,回家拿芒果,再送芒果到教會;桌子已堆滿了她送來的芒果。 這天,母阿該阿姨又來了,帶著一朵黃花親手交給我,說這朵花好漂亮,是她老公還在世時自己種的,今年終於開花了,要送給牧師欣賞。母阿該阿姨什麼都忘了,卻記得也如此堅持要分享芒果及美麗的花朵給牧師。 如果人老了,得了失智症,頭腦記憶體容量越來越小時,小到無法再記得回家的路,不知道什麼會是我們永遠的記憶……。 《2013/5/19日 公報刊出》

失去聽力,但沒有失去上帝

春妹作者是 蔡愛蓮(屏東獅子)

今年七月,春妹剛度過四十三歲生日,她分享感言時說:「雖然鼻咽癌讓我失去聽力,嗅覺與吞嚥功能都損壞了,但我沒有失去上帝。」 春妹,一個150公分嬌小個子的漂亮女人,濃眉大眼、鵝蛋臉清秀嫻淑,人很文靜,看起來與世無爭,跟她談話只見她靦腆的笑,說話聲音溫柔細小,要很專注才能聽到她的聲音。春妹平常除了照料四個孩子外,還在教會負責許多事工,是牧師的得力助手,尤其她有一雙巧手,在部落裡為支持單親媽媽的協會工作,提供婦女染布創意教學,她就是那默默畫上細膩圖騰的巧匠。而今,很難理解神為何讓一個單純、認真又愛主的人陷入病魔的交戰中。 春妹回憶兩年前發現病況時,當時她總是鼻塞,原以為是感冒,看診幾次,醫生認為是鼻竇炎,吃藥即可。雖然沒有特別症狀,但是,漸漸的晚上就無法躺著睡覺,躺著就很難呼吸,有時整晚就坐著睡到天亮。後來到大醫院徹底檢查,沒想到卻得到醫生殘酷的宣判──鼻咽癌,而且已是第三期。醫生嚴正建議,必須儘快接受治療。 惡訊來得太快,讓春妹來不及思考,也來不及問「為什麼是我?」就必須展開一連串的療程。她告訴自己,深信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必有神美好的心意;雖然錯愕,但她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靠主勇敢。回想前幾個月剛送走同樣病況的姊夫,長時間隨側陪同姊姊照顧的經驗,她相信這是神給她機會,以致在得病後不至於慌亂。 丈夫長期在中部工作,四個孩子也還在就學,但治療一刻也不能等,因此春妹在自己還有體力時,每每獨自開車兩個多小時往返醫院看診;每一次平安回到家,她就無比的感謝神。 醫生說,化療過後休息幾週,接續又要一連串的電療,春妹非常清楚艱辛的療程,也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有的症狀,例如:落髮、噁心、嘔吐、焦黑的面容,她連帽子及假髮都預備好了。 雖然告訴自己要勇敢,無論如何要靠意志度過治療的痛苦,但化療開始後,春妹發現過程比想像的更辛苦;因為化療、電療燒壞整個喉腔組織,每次吃稀飯就好像在吃泡過水的報紙一樣,無味難嚥;連吞口水就如在吞玻璃一樣刺痛。每喝一口水、吃一口飯,是多麼需要力量,春妹說:「我向神禱告給我力量,讓我可以承受無言的痛;不然,求神給我信心,在痛得無法承受時,仍然不埋怨你……」 令人敬佩的是,外表看來消瘦無力,聽力受損、說話聲音也沙啞不清的春妹,仍然願意跟人分享神如何讓她克服病魔在身上一寸一寸的侵蝕;她深深感受到,人可以活著,即便是一根髮毛的生長都是神的眷顧。在不確定明天會如何的同時,她仍感受每一天都有咀嚼不完的感恩力量,幫助她走過一關又一關。她時常提醒自己,即便處在病況中仍要將心境轉向神、正向思考,為還可以呼吸感謝神;因生病時,我們容易從自己的標準看自己,而忽略我們在神眼中的價值。 最近癌細胞轉移到鼻樑與眼睛之間,春妹又動了手術,身體組織、顏面、喉腔再次被破壞,不得不又做了高壓氧療程。療程後,春妹耳朵受損、失去聽力,也因身體疲倦無法出門,連說話都很吃力,教會幾個姊妹去探望她時,見她緩慢的走出房間,感覺她好虛弱,但往常的微笑並沒有減少,她自嘲說:「現在我完全聽不到妳們說話,所以禱告時我不用閉眼睛。」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還能有誰;除你以外,在地上我別無眷戀;除你以外,有誰能擦乾我眼淚;除你以外,有誰能帶給我安慰。雖然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漸漸的衰退,但是神是我心裡的力量,是我的福份,直到永遠……」我們唱了又唱,在詩歌聲中、在無法自己的淚水裡,同聲為春妹禱告。 我們以為是在安慰她,卻從她的生命得到更深的激勵。       《2013/8月18日第885期_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