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被同學架空

同步賴約翰臉書
讀屏東師專最期待之一的就是五年級兩星期的校外教學參觀,繞台灣一圈,參觀教學與遊覽。屏師67級(民67年;1978年畢業)有四班160人,其中原有16位原住民同學1位休學。校外參觀時,編配分組每8人為一組,自組隊自找組員。當時在分組自找人時,在我自主意識裡,當然就想和原住民同學為伴同一組,但說時遲那時快的,就被影像中這七位(於花蓮東西橫貫公路起點留影)非原住民同學架走,讓我沒選擇餘地。為何?這要回想到一件事,就是五年級有一個月的駐校教學實習(校外參觀前),當時是每8位(還是6位?)學生負責一個班級實習教學(實習一個月於長興國小),自找同伴為一組,當時印象深刻的是,自己本想和原住民同學共組,但為何這些影像中同學先下手為強先搶我架空我,讓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他們對彈風琴教音樂較沒自信(雖然師專生前三年要彈完鋼琴拜耳教本),而同學知道我對此很熟悉,且有時我會在教室彈吉他,所以,當時我們同班教學實習,我就是負責教音樂。這七位平地同學,有四位的職位我不清楚因此沒標記(2位是台南人,2位是高市人)。第2張影像,是在長興國小實習於校園涼亭的我,自娛彈吉他。第3張中間是當時的謝正福現為高市議員 Istanda Paingav Cengfu(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實習時在長興國小校園留影。合影的三位是師專同班同學。黑白照片為1977年(民66年)11月拍攝。
※小米園網站工作室 http://paiwan.com.tw/

轉念向神

.
●作者:蔡愛蓮(排灣中會南世教會牧師)

攝影:蔡愛香/南世教會幹事
攝影:蔡愛香/南世教會幹事

參考經文:《 傳道書2章12~17節》
聰明人和愚昧人一樣,都沒有人長久記念他們;因為在將來的日子,他們都被遺忘。無論是智是愚,都要死去。(傳道書2章16節)

傳南排灣族的族名中,有些人的名字很特別,例如有男生名叫「Qipu」(泥土)、女生名叫「Samaz」(失望)。經了解才知道,原來過去原住民的生活很困苦,在醫療技術還不發達的時代,部落婦女生產是一件高難度的大事,常有母親生產,嬰兒還來不及長大,就因病或其他因素夭折。曾經有一個家庭,母親生了很多個孩子,卻沒有任何一個存活,當家族的人知道這母親又懷孕時,就很難過地說:「這孩子肯定最後也是要入土的,我們就叫他Qipu(泥土)吧!」誰知道,這孩子逃過疾病順利長大,所以「Qipu」(泥土)這個名字就流傳下來,他的後輩也沿用了這個名字。

……..完整閱讀請至:http://paiwan.com.tw/ljumeg/?p=2536

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收穫那麼多

2再過幾天,屏東9個原鄉聯合辦理的7/28《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收穫那麼多》就要在星期六登場了。完全不同於去年此時此刻的心情,那時我很擔心會引來負評,現在則是非常期待看見大家大團聚。

回想前年,潘孟安縣長一句「我一直覺得我們屏東原住民的文化非常亮麗,讓很多族群羨慕,那要讓更多人看見原住民文化吧,辦完了部落的收穫祭,也要來都會區,主動出擊,近距離的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

跟9個原鄉公所籌備的過程中,我們把這樣的理念傳達,獲得了共識,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大家同意以「節」的概念,創造一種「相見、交流、交朋友」的氛圍。

於是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屏東九個原鄉破天荒的大會師,大家以「勇士舞」切磋,除了見識到三地門鄉百人勇士舞的震撼,也欣賞到了霧台鄉魯凱族祭典演繹的唯美隆重,大家這才發現,原來屏東縣的文化表現竟是如此多元精采!

……..完整閱讀請至:http://paiwan.com.tw/wulihua/?p=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