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部落篇

部落文化與活動

佳興部落是最有名的雕刻中心

一早醒來爬文,夢中被提醒忘了今天一件重要的事⋯⋯

鳥居龍藏說:「妳怎能忘了泰武鄉佳興部落是最有名的雕刻中心!」森丑之助說:「佳興社可是各社中雕刻工藝最發達的。」唉,我知道、我知道,1929 年你們日本人在泰武鄉的萬安社設立了一個「阿瑪灣社工藝指導所」。

在原住民族傳統木雕技藝瀕臨失傳的危機時,大武山上的「佳興」部落,數十年來,雕刻刀一直未離開男人的手,著名的木雕工藝師有沈秋大、高枝珍、高富村、沈萬順、沈安日等人,形成一種佳興部落為木雕聚落氛圍。

⋯⋯

這一次,屏東縣府將原住民文化會館舉辦了14屆全國木雕獎所典藏的泰武鄉族人作品,聯合泰武鄉公所圖書文物館館藏的佳興木雕,促成一場珍貴的傳統與現代木雕工藝的對話與傳承。

有傳統大師級的沈秋大、高枝珍、賴合順、邱德省、高富村、沈萬順,還有近幾年透過全國木雕競賽脫穎而出的佳興後輩沈安日、查馬克. 法拉屋樂、蔡子傑等。年齡層足足連橫跨越100年ㄧ世紀。

其實,真正提醒我的,是我對同仁愧對與感激的心。這是一場自發性的規劃與活動,在微小與有限中,不管世界如何忙碌怎麼世故,大家的心中總還有對理想的戀想。

歡迎大家蒞臨指導,今天10:30,屏東市區內巷弄裡的「原住民文化會館」開幕茶會。謝謝您!

4

鄉內收穫祭活動

重要的不是某一天,重要的是有個日子,提醒我們用虔敬的心~

感謝植物、動物、大自然賜予溫飽、生命;感謝造物主賜春暖、秋涼、苦難、歡樂、勇敢、盼望;讓我們重新得力,用喜樂、分享、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原鄉🌾收穫🌾那麼多!」

⋯⋯

屏東原鄉陸續舉辦鄉內收穫祭活動🎉🎉🎉

屏東縣霧臺鄉公所
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
屏東縣瑪家鄉公所
泰武鄉公所
來義鄉公所
春日鄉公所
獅子鄉公所
牡丹鄉公所
滿州鄉公所

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們~
快速連結🔽🔽🔽 各鄉時間表 📆
https://goo.gl/q3FgcF
(最新的資訊都會更新哦)

也可以搜😃🔍各鄉官網
都會有最新的公告喔!

這週 🌾🌾收穫很多的部落
三地門鄉-🙋‍♀️德文部落🙋‍♂️賽嘉部落
瑪 家 鄉 –🙋‍♂️涼山部落🙋‍♀️玉泉部落
泰 武 鄉-「泰武好咖 慶豐收」全鄉
聯合運動大會暨豐年祭活動(7/5-7/7)

影片:三地門鄉賽嘉部落(蔡珍兒

 

你可以羨慕我們

你可以羨慕我們,我們都收到了一個漂亮的鞋盒包裹。漂亮是因為外盒有色彩繽紛的兒童塗鴉,那是只有靈魂不受羈絆的人才畫得出來的美麗。

今天晚上,他們的畢業典禮,他們沒有忘記我們。

我和遠從台北趕來的俊達現在坐在這裡,欣賞孩子們的豐收禮讚,我簡直不能明白,我們怎麼可以這樣快樂。

⋯⋯

謝謝你們。我們好棒!

1070612wlh

成績公佈《健康就是第一名》

喜歡這個舞台,舞姿不是最重要,整齊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讓長者快樂、自信、有尊嚴。

也許體衰、也許失智、也許中風,一旦哼自己的歌,舞自己的文化,動起來,盡是生命的感動。二天的「活力健康操南區初賽」,來自台南、高雄、屏東共52支隊伍,包括主持人、工作團隊、長官貴賓的加油…….盡是感動。

⋯⋯

如同邱黃肇崇秘書長所說「我們的生命必須時時補充感動才能活得健康有尊嚴」,如同鍾興華副主委所說「健康就是第一名」。

這二天所見所聞,盡是第一名!謝謝「你們」帶給「我們」的感動!

#長青組
第一名#屏東青葉
第二名#高雄茂林
第三名#屏東高士

#青壯組
第一名#屏東縣古華社區
第二名#屏東縣七佳社區
第三名#台南市灑舞部岸

新聞畫面
http://titv.ipcf.org.tw/news-39703

20180609wlh

小路部落

昨天傍晚我進入滿州縱谷,尋找一個隸屬滿州鄉長樂村的排灣族「小路部落」。車子行進在小小的路徑,若不是沿途的指示路標,我真的會認為走錯路而選擇掉頭。

我在六點鐘準時趕到,但是在這準備落成啟用的《小路部落文化聚會所》,裡頭早已坐滿了人。對於一個坐落在荒郊野地裡的聚會所而言,這熱鬧場景真是令人非常的震撼。

我從余鄉長的致詞中,得知小路部落在去年終於有了自來水,並且有線電視台也已拉線到部落。我與這裡孩子所就讀的長樂國小陳校長聊天,進一步得知晚上的課後照顧結束後,通常要拜託老師開車來回約半小時送孩子回家。

⋯⋯

過去這裡的44戶人家,若是要辦喜酒,通常就是在窄窄的山路上擺桌,若是要辦春節活動,也是在有限的部落空地搭個小小的舞台。我們不難想像,這個文化聚會所對他們而言,有多麼引頸企盼!

輪到我上去說話,我實在說不出恭喜。於是深深一鞠躬,說「大家辛苦了djavadjavai」。我說雖然我們小路的聚會所來得慢,我們可以透過文健站、課輔班、技藝培訓、部大課程、活力等計畫,讓它最活化、最閃亮。我同時感佩許多人的努力不懈,從土地的取得、經費的爭取到順利完工,這條路走得特別艱辛。

前往取車的時候,我在橋上碰到幾位孩子。我問他們高興嗎?這幾位青春期的大男孩還來不及尷尬,就興奮得脫口說出「很高興啊,如果可以再裝籃球架就好了。」離去前,我在車上看著眾人在聚會所歡樂用餐的畫面,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再陷入下一個下一個忙碌之餘,趕緊寫下昨晚的心情,幫助自己「好好記得」。

20180506wlh

Kapanan的部落文化音樂節

04大年初三,牡丹鄉石門有好戲。

話說部落有一群熱愛音樂的青年,每年只有過年時才相聚烤肉唱歌,沒想到時間一久,相聚的人愈來愈多,年輕人於是相約每人出資1千元籌辦音樂會,一個屬於Kapanan的部落文化音樂節就此發芽,且一辦就是10年。

其中的靈魂人物戴曉君,從這十年的部落參與、深耕,不斷地蛻變,益發璀璨璀璨。

第11年的今天,一起來,與他們一起在這條美好的路上。
十年才有辦法磨出一把好劍,為所有在這路上的部落青年加油,只要方向不變,腳步不停,我們會找到回家的路。

部落是我們最終的回返

03今天,大年初二,下午去了來義鄉「望嘉五年祭–人神盟約」觀禮。

我超幸運的,躬逢最後一顆刺福球,並且捕捉到那瞬間眾人的歡喜,以及勇士們拆檯的敏捷。

聽說前面的刺球,都能快速順利的由不同家團的勇士刺中;然而這具有「守五年模範」意涵的最後一球,不知是祖靈不捨離去,還是祖靈想要跟大家玩遊戲,祭司拋擲了三十多次,最終落在達利固家族禳阿讓(Rangarang Taligu)的祭竿上。

我有幸見證半年前望嘉部落的頭目羅俊傑他們,將這個祭典申請文化資產保存通過,接著又在今天參與停辦七十年首度恢復的五年祭。更有趣的是,我剛好認識「禳阿讓達里庫」,他是本處培訓的「文化寫手」,對於文化有深刻的使命。

排灣族五年祭如同其它傳統,在歷史長河中的許多因素下喪失,如日本人制止、遷村失去祭場…….。今日得見,非常感動!

無論如何,沒有流浪過的人,不會懂得回家的意義。相反的,有家的人,又何嘗明白流浪的必要!

華人習俗初二回娘家,說到底,決定家的地方,在自己的內心。真正的回返,在人的內心,靜靜醞釀,然後成真。
部落的孩子,記得回家,部落是我們最終的回返。

回到萬山

01星期日活動少,參加完上午的禮拜,我很開心的回到萬山,參加孩子們的婚禮。

萬山人平日雖四散各地求學工作,人口數最少的萬山人,感情卻是特別的好,不論是青年會、婦女會、老人班,各種組織展現的活力總是讓人敬畏。

每次參加婚禮,最期待的就是可以看到姪女梁文音,她總是以盛裝出席,帶來最隆重的祝福。這就是萬山人的感情!

萬山是個謎樣的部落,雖然被歸屬於魯凱族,語言卻是與任何一個部落都不通。原位於海拔1475公尺的萬頭蘭山下,日治時期名為「萬斗籠Mandaulan社」,但是我們自稱為「歐布諾伙’oponoho」。

舊萬山所在的位置可說是山深、林密、澗險,在文獻上常用「負嵎蟠踞」、「居高負險」來形容。日治時期是南部山區最頑強剽悍,並且是最後被降服的部落(武攻不成,最後是透過鄰近部落來談和)。我的外公呂山龍dhodholo握有日本人頒的頭目章,不過卻是一段不想表達的過往,這也許是大家都說「萬山人人是頭目也不是頭目」的典故。

1866年,英國探險家畢麒麟曾沿著濁口溪來到歐布諾伙(舊萬山),在他的著作《發現老台灣》紀錄了珍貴的萬山史料。他提到「剽悍純真的原住民,永遠是我最神往的朋友」;他記下夜闖萬斗籠社的每一刻,「那月光下進行的奇異又羅曼蒂克的歌唱會,如何能遺忘」…….

1957年,萬山人在政府的計畫下原本要遷到現在的大津望山腳,長老們不願離開山區,堅持停留在現在的萬山。我的母親呂玉枝eleng是政府培育的助產士,而我的哥哥范織欽pasulang是在新萬山的第一個新生兒。

萬山之於我,賦予我原住民的血液與親人,為我的生命增添許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