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青山國小

圓夢行動

期盼您戴上耳機,好好聽完孩子的「圓夢行動」。

致詞時我第一句就說:「泰武國小在我心中是一個難以被取代的名字。」

如同《青山國小》是我第一個服務的原住民學校,《泰武國小》是我第一個擔任校長的學校,《地磨兒國小》是讓我得以將排灣族本位教科書付諸實現的第一個學校。他們帶領我進入不同的人生版圖,看見生命的美好。

⋯⋯

100學年度我們透過編寫教科書,讓班級日課表上出現「民族教育」「國際教育」,這二門課是相關聯的,也就是說,國際教育的內容是民族教育的延伸,接著,孩子們透過「麥哲倫計畫」在畢業前有一個「實踐行動」,以符合學校「把根札深,把夢做大」的願景。

很美好的課程規劃吧!請看看孩子是否也很美好?我們可不可以別再強調或者懷疑孩子是否有競爭力,我們可以定睛孩子是否成為他自己滿意的樣子⋯⋯

這些年來,孩子們憑自己的本事出國,於是愈來愈有本事。致詞時我分享了為何泰武國小孩子的木雕、刺繡……作品那麼厲害(比大人更好),我說:「一件事情只要一直做一直堅持的延續下去,自然就會形成一種文化,形成動人的力量,後面上來的每一個孩子在這種氛圍中長大,自然而然的就厲害了。」

即日起至4/20,想看這些厲害的作品,請到屏東市原住民文化會館2樓,盼望您也願意成為孩子「圓夢計劃」的一份子。

#屏東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泰武國小原夢藝展

孩子們的影片得到了首獎

1222-1一早讀報看到蘇文鈺教授發起的「小小齊柏林看見家鄉影展」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43367

我想起2006年,我也帶著青山國小的孩子,參加了SONY第一屆「童心協力看台灣從我的高度拍世界」數位表達競賽。

馬上請Google 大神幫忙找回憶,哈哈,找到了報導,也找到了影片。

⋯⋯

導演是五年級的曉安,她和小組成員討論題材,負責撰寫腳本。他們請主角巴曾妮的同學—二年級潘婷擔任影片旁白,並請巴曾妮的哥哥–四年級巴維恆掌鏡,日夜紀錄妹妹的生活點滴。經過不斷的剪輯取捨,最後交出8分鐘影片。

「活動評審鄭文堂表示,這個題材大人都拍不好,巴維恆在影片中傳達出沒有矯飾的真摯感情,非常動人。」

「日本攝影大師十文字美信也認為這是參賽作品中最令人感動的作品,不只是攝影記錄,更讓人感到生命的價值。」

「得到首獎的指導老師青山國小主任伍麗華坦承,資源短缺地區的孩子沒有必要凡事期待落空,我們要幫助偏鄉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成功為成功之母。」

那一年聖誕節前夕的頒獎典禮,孩子們的影片得到了首獎,除了每人得到一部攝影機,也一起去了日本。

我一直很懷念那段陪伴偏鄉孩子「把夢做大」「把根札深」的豪情壯志,也很期待這些美好的經驗,就像是童話故事裡沿路撒下的糖果、小石子、麵包屑,有一日帶他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