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3.人物篇

凡相關人物

我會加油 成為大家的禮物

剛剛下班時刻,同仁送上生日蛋糕,一時之間,我的情緒洶湧澎湃,想起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所做的安排,不禁痛哭流涕。

今年,我邁入「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

五十歲的我,到底「知道」什麼?

人生的第一個「我」

我的童年在山裡長大,看到都市回來的大姐姐一頭捲髮聽說是用「燙」的,我便拿木棒將頭髮捲起在爐灶前「烘」,結局是頭髮給「烤焦了」。不知天高地厚什麼都敢玩,甚至用母語吵架頂嘴也到了可以被哥哥姐姐趕出家門的程度……這就是童年的我。

人生的第二個「我」

直到七歲,我那已經55歲的媽媽,如同許多望子成龍的母親,把我送去屏東寄居就學。此時的我,突然間彷彿孤兒一般孤苦無依,幽閉了很長一段歲月,不斷輾轉寄人籬下的求學過程,將原本不知天高地厚的本性磨練的圓潤柔軟。

人生的第三個「我」

長期寄人籬下的陰影,促使20歲師專畢業之後,渴望有個屬於自己的家庭,於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欣然投入婚姻。平凡的「家庭」令我甘之如飴,在這當中,不擅長讀書的先生,以及學習上有障礙的孩子,讓學什麼都容易的我,開始真正懂得何謂「差異」,並能體悟自己所有一切都是白白領受的恩典,我開始期待自己能成為別人的禮物。

人生的第四個「我」

教書15年後,我因為要照顧生病的母親調動偏鄉小校,自此踏入行政工作,我發現這其中,我從被人家需要,看見了自己的強大。從代理主任、代理校長,40歲成為真正的校長。按著第一自願去最高的學校,卻因莫拉克風災帶領師生族人2年內搬遷4次,完成重建也完成民族教育的開發,不但拿到2座金曲獎,更是破紀錄的同年奪得幼兒園、國小2座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更是致力於實踐「建構原住民族主體性」而完成「排灣族本位教科書」,令國際學者專家嘖嘖稱奇。

人生的第五個「我」

三年前,在縣長的熱切邀請下,我進入縣政府原民處。擔任處長期間,發現教育是處理、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手段,正如許多走過原住民權利運動的前輩所說:「走過原權的人都知道,問題的解決還是要回到教育」,也因此我對土地、產業、照顧、文化、地方建設有更多的想法與突破。

人生的新里程

人到了50,回顧來時路,發現一切都有脈絡,也有因緣際會,知道這就是天命。

此時此刻,我有了新的承擔與挑戰。這是一條苦路,謝謝大家的扶持同行,我會加油,成為大家的禮物。

三和中村部落1919陪讀班

馮科長傳來一段影片,名義上是辦公室情況回報,實際上應該是給我安慰鼓勵。

原來,三和中村部落1919陪讀班的同工們,說是帶孩子到屏東縣政府開眼界。

聽說,副處長跟孩子們介紹:家裡有土地的問題,要找經建科;輔導行政科處理的是教育、文化和文健站(社會福利)相關事務;第一大科是產業科,vuvu有種紅藜、咖啡⋯⋯,或要申請禁伐補償,都是產業科在幫忙。

又聽說,孩子們也體驗了處長如何批公文、蓋印章。然後有個小插曲,竟然發現了「有錯字」…..原來,真的不能僥倖做錯事。

最後的最後,牧師、長老,帶著孩子錄了一段溫暖有力量💪的祝福,要送給正遠在草埔、丹路參加收穫祭的我。

始終堅持自己寫臉書,只是想讓自己的意念被忠實、自由的表達,但反過來,想要表達的心思也容易被時間給牽著鼻子走。在無比忙碌中決定留給自己10分鐘,把我的好心情上傳給這些天使明白,雖然我不說他們也會知道……..

每天每天很多很多的感動,應該還是要寫出來。伍麗華,加油!

曾經….

曾經靜靜聆聽文學家陳耀昌醫師,他對台灣曾經的苦難與歷史,用妙筆化作一篇篇史詩鉅作。

曾經與金鐘獎曹瑞原導演笑談,對於原住民的開朗、善良與大自然契合,他有莫大的喜歡。

於是,有一部大戲開拍。我最開心的是,導演重用了我們一致認為富有原住民靈魂的素人。

他們的詮釋,我們拭目以待!

被人信任的感覺真好

已經是前天的事。

《莫拉克災後十週年座談會》結束後,幾位先進及長輩離開前特地來給我讚美,像是時間掌控、議事效率、氣氛歡樂等等,我心情當然就愉悅飄飄。

到了晚上,小辣椒陸月嬌議員還特地來電,說在席間默默觀察我和團隊的表現,誇讚我們辛苦了、很不錯。於是,我就繼續快樂的一路好眠。

⋯⋯

照說,我本來就應該將會議的結果藉臉書記錄、報告一番,但事情像忘了關的自來水流個不停,實在無暇書寫。

剛剛得空檢視line訊息,出現了魯凱民族議會主席包基成,以及尊敬的台邦院長給了我鼓勵,我又迅速長出美麗的心情。

「良言一句三冬暖」此話確實不假,感動之餘,我回應「啊,現在才看到。謝謝,超級感動。前進的路上,就把處理問題當作紮營,待雲霧散去,我們就可以繼續挺進。在此之前,我們大家一起鍛鍊,要很壯才行!」

謝謝所有與會的前輩先進,我想,我們是願意把問題一直放在心上的人,因為只有如此,ㄧ旦看到可能,就有機會握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謝謝大家的信任,能夠被人信任的感覺真好!至於座談會的重點與突破事項,就留待下一場次的座談會之後,我再提出來分享嘍!

我還是原來的我

剛剛,週末下班時間一過,科長進來看到我桌上的教材,笑我讀的什麼書啊?!我說「審教科書二校」,她笑我「那麼始終如一」。

我想起自己在21歲不滿的年紀結婚時,伴娘問我會不會很快就結束?這一走就是29年。

我想起從前考取主任資格準備回到原住民學校服務時,校長勸我先留在平地服務。我知道校長愛護我,怕我到山上學校會「變質」,但這一路走來,我走過的原住民學校都很好,而我也一直都很好。

我也想起離開教職借調原民處時,許多愛護我的長輩朋友,不能適應我可能會變成他們不認識的伍麗華。但這二年多,原民處創造了都會區族語安親班,原民處即將有部落之心民族學校,而我和這些老夥伴,也仍舊繼續發展排灣本位、魯凱本位教科書。

時間再倒回今天中午十二點,我還捧著一碗鍋燒麵,坐在電腦前與「為台灣而教TFT」的董事們進行視訊會議呢!

朋友,不要為我擔心,不論何時何地,都是日常生活,我還是原來的我。

★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江炫昌

今天,府外參加3個活動,府內主持2個會議,照說應該沒什麼時間用臉書寫日記,但是少女心的我,因為在今天看到了「籃球博士鄭志龍」,怎麼樣也要炫耀一下。(其實是為了要幫大家介紹一部屏東人的好戲啦)

對排魯孩子來說,籃球是一個逆天運動。

民國81年,高中生「江炫昌」,三地門排灣族人,幫屏東高中拿下隊史第一座HBL冠軍。自知天生條件不足以投入籃球界的他,踏出校園後從事其他職業。

100年,江炫昌來到以排灣族為主的來義高中籌組籃球隊,終於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領域。

面對條件不合格的球員與設備環境,做為一個教練,只好花工夫拖自己的朋友、同學下水,籌組後援會支持開銷及陪伴。

這支來義高中的隊伍,黝黑短小,但是擅長窒息式防守,讓對方難以得分,就算是200公分的長人,也討不到便宜。成立不到三年,成為高中籃壇勁旅,號稱讓人聞風喪膽的「黑潮」。

我在記者會致詞中提到「人生精不精彩,如同電影好不好看,動人的故事絕不能是平鋪直敘,狀況迭起、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劇情,才能扣人心弦。」

人生就該節制悲觀,按照既有的恩賜發揮,即便上演令人心酸的喜劇,往往更有可能叫好又叫座呢!

謝謝原民台看中這個故事,找來鄭志龍、包卜等人演出6集的電視劇。

好戲今天開拍了,明年3月原民台見!

★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和兒子相處的每一天

晚餐,我們閒話家常,提到兒子今早在教會打爵士鼓的模樣,下巴抬高高,嘴角、眉毛揚起來,笑他那副自信來得莫名其妙。

見我給他漏氣,「我到底是不是你兒子?」「不是」,他沮喪神回「噢,阿姨好」,我只好誇讚「你的吉他彈得比爸爸好」,他高興的回「媽媽,我都是遺傳妳齁!」我說「你真是不簡單」,「這很簡單啊」……..

於是連續的叮咚聲,爸爸將三張照片傳到「一家人」的群組裡。那是上週兒子畢業典禮早上出門前爸爸側拍的影像記錄。我因為議會的定期會,只得缺席他高中階段的畢典。青春期的孩子,我特地為他「打扮」一番聊表心意,還拿吹風機吹了一個連他都覺得帥的髮型。

感謝主,這個出生850公克,一歲八個月才學會站,至今喊每位同學都還是「同學」的年輕人,竟然讀完高中,接著準備上大學了。

和兒子相處的每一天,我都可以有講不完的笑話跟同事分享,也有說不出口的心疼。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白白得來的恩典,也看到了神在每個人身上的動工。

日子其實是這樣子的,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種囚禁,但你也能視它為邊界與邊界的可能的交換,永遠保持去尋找更多歧異小徑的信念。更好的或者更壞的,暗無天日還是風和日麗,都源自你採取什麼觀點穿越。

我剛剛告訴他,你18歲了,我開始期待你成家嘍!「為什麼?」「因為我知道你是一個可以耐心聆聽、陪孩子說故事玩耍、啟發孩子創意思考的好爸爸丫!」他很認真的同意了。

★請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請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二位手牽手的老男孩

秘書長傳來照片,二位手牽手的老男孩,說是我認識的人。

沒錯,我一眼便認得,二位都是高個兒的客家王子。右邊黃校長是他父親,左邊劉校長是我從前的校長。黃校長兒子是我目前縣府的秘書長,劉校長兒子是我研究所時的所長,後來做過屏教大校長及客委會主委。

這二位老男孩於68學年度在瑪家鄉筏灣國小共事,21年次的劉祿德是校長,30年次的黃國光是主任,69學年度黃主任赴任霧台鄉阿禮國小校長。啊,僅僅一年的共事。

⋯⋯

這二位硬頸的客家校長,多少年來各自忙碌精采,隨意出手便是鋒芒畢露,如今見面,從容的牽手踏步,令我不禁好奇這短短的一年共事,彷彿曠野一樣的無邊無窮,想必這裡面的情份紮實,深深地刻骨。

時過境遷,這起初的不論「筏灣國小」還是「阿禮國小」,都已經在地圖中消失。然而當年長官與部屬間的換帖情義,毋需時時掛在嘴邊,也毋需時時跟隨,而是把自己的肋骨換出去以後,拿到另外的肋骨填進自己的胸膛,成為一輩子的理念追隨,發芽又播種,乃至遍地開花、桃李芬芳。

我喜歡照片裡這二位牽起手的老男孩,這手勢如此稀罕又從容,在在教人喜歡,是愛,是榜樣。

★請點圖進入本臉書
★請點圖進入本臉書

原來十年

前往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途中,前來接駁的司機一路跟我聊天。當我提到自己曾在這裡受校長訓練,猛然驚覺正好十年。

我來這裡跟儲訓校長們分享的「素養導向的課程轉化」,正是我這十年來的理想與實踐,無怪乎講者行雲流水、聽者豁然開朗,想來賓主盡歡。

⋯⋯

依照公式,一張白紙對摺二次看不出什麼,若是對摺十次也不過10公分,但若是對摺30次就比喜馬拉雅山高,對摺42次可以觸碰月球,對摺103次則跟宇宙一樣大了!

時間沒有厚度,如果時間也可以對摺再對摺摺,十年累積的是什麼呢?皺摺打開之後又是什麼呢?

我一直把「生活」這件事看作是「旅行」,我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旅人」。關於旅行這件事情,身體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踏步前行,小小的第一步踏出去,開展了後續的每一步。

旅行就是出發前做了一些準備與規畫,按著心裡的圖譜與收集的資訊,讓身體依照一定的時間與路線,把心情抓來跟著身體走。在這過程中,預定的與偶然的事件安排了我們的時間,心情也同時在這樣的脈絡下獲得了意義。偶而有些小插曲讓我們心跳不已,可能是一場奇妙的邂逅,或是路旁的黑狗狂吠不已,但旅行最後總會劃下句點。

我喜歡革命家Che所說的:「去流浪吧,排除萬難去一趟流浪之旅吧。送給你,一個旅人,一句話:流浪漢腳步的芳香,在我的身上久久飄盪。」

我喜歡當個「流浪者」,任何地方都是目的,但是到了目的卻又不覺得是目的。每一時刻,可以肯定我們都只是一個人,無論有多麼親密的伴侶,我們還是一個人。認清了這一點,流浪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孤獨,流浪者這個身分放在我們身上就覺得很自然。

邁向下一個十年,已不是為了成為壯年,而是步入老年,若是能懷抱流浪者的胸懷,那麼日常將彷若星際,生活也會開展如宇宙。

★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接下文化傳承的棒子-寶珠

親愛的寶珠:

妳3月17日接到原民會的通知,打了電話給我。北上赴任之後,妳寫了一篇貼文記下心情與期許,並標記了我;那日妳來參加紅蔾文化節,妳再次發文記錄自己以委員身分參加的第一場活動,又標記了我。

照理說,不論妳標不標記我,除了按讚,比起其他人我更應該好好的回應妳,但,我沒有。因為,我看出妳有深沉的惶恐,也看見妳巨大的能量,迎接挑戰的時候,走在這樣的恐怖平衡,可以迸發讓自己意想不到的自己,於是我想靜靜的看著妳發展。

⋯⋯

然而,昨天我們再度見面,而且見面二次,這使得我可以用另一種心情回應妳。妳貼文總說我像是妳的老師,對,我此刻的心情真的就像是老師看待自己的學生~妳,真的很棒!

昨天參加鄉小聯運,妳的致詞真是好極了。知道自己面對的是誰,為誰說話,對誰說話,於是聲音、內容跟著通通都對了。我在一旁不知為妳有多驕傲!

不過,檯面上的精采永遠不會是最令人感動的。

當我回到縣府跟各鄉討論咖啡競賽活動整合的會議,妳悄悄的出現。我問妳怎麼會來?妳輕描淡寫的說「我仍舊是咖啡聯盟的幹事啊,我要替理事長出席。」

就在妳離開之後,智樺告訴我「中午我有帶寶珠姐去大鵬灣南島原鄉燈區,她說動工之前有幫我們敬天地,一切平安撤場之後,還是需要再一次謝天地。」

妳啊,我們在辦公室聊了那麼久,妳並沒有告訴我妳替我們做了這件事。妳看,這就是妳!就如同妳去年離職的最後一天假日,妳悄悄的將原民處走廊佈置一番,讓大家在星期一驚喜一番。有幾個人能像妳?

我的確看到這樣的妳。妳在去年的最後一個月告訴我要離職,妳說掙扎了許久,仍舊決定要回牡丹接下pulingaw的天職。我當然知道妳是多麼珍惜目前原民處這份工作,即便妳生命中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重擔,但妳從來不計較時間,也歡喜承攬業務當承辦人,並且有能力寫上百頁的計畫申請案子,現實的說~妳是多麼好用的人、妳是多麼努力的人、妳是多麼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妳卻選擇了回到牡丹接下文化傳承的棒子,並且強迫自己要甘之如飴。有幾個人能像妳?

請不要被恐懼吞噬,我們每個人在時間流刑裡,往往耗盡熱情、謙卑、天賦,初衷,我們若是沒有失去心中那存量不多的自己,就已經是莫大的成就。

如同我那天在電話裡所說的,不要小看自己,妳來自恆春半島,那個百年前充滿榮光的地方。當我們站出來,我們代表的不是自己,是一個家族,是一個地方,是一個族群,我們豈可讓別人輕看。

妳現在是十二職等的族群委員,我知道妳會更加倍的看重、努力,絕對會擦亮這個名份。

如果真還要說什麼,我只想再回到我常說的:當我們嘴裡喊著重視藝術、文化、土地,起碼要在活動場合喊出那些藝術家、文化耆老、傳統領袖的名,否則我們無法讓這一代的原住民孩子真正明白什麼是重要的。我很高興「原住民族委員會」做出了重要的典範!

每一個族群有它看待世界與價值的方式,如果我們能夠找回來,便能成為自信、快樂,令人尊敬、羨慕的民族。在耗盡我們全部精力的文明裡,找出放置一盞燈燭不會熄滅的位置,這是我們當代每一位原住民要努力的方向。

親愛的寶珠,這封公開信是寫給所有努力的人,我們一起加油!

★請點圖進入本文臉書
★請點圖進入本文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