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謝

 誌謝-樂歌安牧師牧範學博士
「都巿原住民教會逆流而上的故事-以排灣中會都巿教會為例」-這原是就讀牧範博士班時設定的論文題目,當時我仍在都巿小型堂會(大同教會)牧會,對都巿原住民教會在都巿叢林中的奮戰不懈有許多深刻的感觸。因此,一心想著為都巿原住民教會整理些故事。當時設定的教會包括台中的榮原教會、台南的南原教會、褔山門教會及眷村型的汾陽教會。以上教會都是女性牧師所牧養的教會,除了想紀錄都巿原住民教會向上發展的軌跡外,也想進一步分享女性牧會的特質與生命歷程。
然而,上帝的帶領總是奇妙的。我還來不及針對以上的教會及牧者做訪談,2017年7月卻走進了中會禾場擔任中會總幹事。機構的型態與時間的分配不同於教會,朝九晚五的時間分配看似分明,但總、中會的會議、各教會的走訪及各部會的事工,總讓人疲於奔命。無論是回校整理資料或是下班後在家寫東西都成了極為困難的事。也因此,論文遲遲未能下筆,一晃便是四、五年。
幸運的是,自2009至2014擔任中會幹部及中委、2015至2016擔任傳道部長及總會原宣主委,2017年開始接任中會總幹事至今,剛好這個階段正是總、中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也就是說,無論從總會的服事及中會的參與,「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之於我是極為熟悉的。仔細思來想去,論現今的角色、手邊的資料及未來整體中會宣教的發展,檢視排灣中會10年來的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並提出未來展望正是時候。
謝謝指導教授楊順從牧師,當我重新提交論文計劃書時,不但全然信任及支持我的決定,也耐心等待到最後一刻。謝謝助理雯婷,時不時地叮嚀及提醒論文的進度。
謝謝我曾經駐牧的大同教會,牧博班的課程其實在大同教會牧會期間就已完成,是大同教會長執及弟兄姐妹奠定了美好的基礎。謝謝排灣中會全體中委會的支持及鼓勵,事實上,自2019年起中委就鼓勵我用每週四回校寫論文,實在是自己不善於分配時間。謝謝我最佳的事務所團隊—秀櫻、思園、嘉雯、瑀穠及英傑,這段辦公室與學校往返的期間,替我承擔了許多事工。謝謝主上帝安排許多的小天使,鼓勵的、打氣的、提醒的,還有提供茶點醒腦的!
最要感謝我的神隊友—師丈,一路的支持及打氣,從2002到2009的社研、2012到2022的牧博,南神這條路,他陪著我走走停停了將近20年。
最後,深深感謝我的主上帝,祂深知我的軟弱及罪愆,卻願意賞賜白白恩典。願一切的榮耀都歸天上的父。

發出不同聲音的鼻笛

.
鼻笛,砂紙摩一摩,
出細不同,聲音就不相同。
自己與鼻笛,情感與手感一齊。
練習吹氣,吹氣的力量,決定有不同的聲音。
聽一聽,聲音,手、心、鼻、笛,
感覺,溢出情感交流,
從陌生到熟悉。
建立,最熟悉的感覺,
拉出,最親密的距離。

清晨5:45歌詠

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每天早晨我要高唱你永恆的愛。
你一向是我的避難所;你是我患難中的庇護。(詩篇59:16節)
Ljakua uri semnai aken a zemenger tua su picul;
ljemita tu kadjamadjaman uri semnai aken
tua kaizuazuan a su kakiljivakan.
Tisun mavan aku kakiqeljingan a kemasi cuai;
nu itua kusiselapai aken tisun mavan aku kakiqiljan.

在職教育一對一

【蔡愛香臉書
【延伸閱覽昌源教會
【回顧當年玉神生活
【延伸閱覽蔡愛香傳道師
.
學習過程中,感恩辛苦陪伴與指導各科領域的牧長老師們。
也感謝今天「婚喪關懷」指導老師 Tjuwu Vatjesan牧師與「母語文化」 許松牧師的辛勞與用心!
牧長們分享寶貴經驗及實務指導
開啟我們對牧會不同視角與學習
謝謝攝影師 蔡愛桂牧師拍照🙂😌

《紀錄片/2012年》 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蔡愛蓮牧師

楔子~
因著台灣教會公報一篇【福音與文化】結合信仰 賦予文化新眼光,報導內文教會蕭世光牧師在教會的福音與文化的結合信仰,著實令人感動。不禁讓我想起十年前我拍的紀錄片,也想分享在網路平台上,因此我就將紀錄片DVD版,轉化成網路影音版,期望也成為排灣中會【福音與文化】的其中例證之一,供享網路世界,因此製作本網頁。

〈以下文引用「排灣中會獅子區聯禱網觀賞本紀錄片」前言〉
對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排灣中會(共69間教會)曾經關懷論述福音與文化議題而言,本紀錄片正是「福音」與「文化」寫照。是教會牧者與部落族人從事振興文化的縮影。對於沒有masalut的部落而言,本片可以提供實施過程參考,對於致力恢復傳統祭典人士而言,可以作為「知所以然」的歷史背景。與明白部落族人對文化共同意志呈現元素與影響力;對於基督徒而言,可以再信仰屬靈上美好見證與激勵。
排灣中會獅子區聯禱網全體牧者先前觀賞本紀錄片後,區長童俊花牧師勉勵:「福音與文化是教會很重要而不好推動的一門功課,透過此影片我們牧者要做很深度的反省,是要不斷的學習與開闊自己。」對於本片大家認同是長老教會牧者在部落與教會牧會-「福音」與「文化」釘根本土的實例縮影。而準牧師陳恩惠在她個人的FB述到:『今天影片之約讓我感動到淚流不止,今天一同欣賞的同工們,妳們發現我的哭點與笑點都很低了吧!深知心中隱藏的遺憾被滿足,也看到未來的自己,加油囉!』
感謝蔡愛蓮牧師與獅子鄉南世部落族人的支持與協助,使「小米園網站工作室」順利完成拍攝本紀錄片。感謝排灣中會獅子區聯禱網區長童俊花牧師與牧者同工引薦本片,而邀請大家於楓林基督長老教會觀賞本紀錄片。歡迎與感謝您蒞臨。平安喜樂!
本片紀錄片導演攝影剪輯/賴約翰 2013/6/26

蔡愛蓮投入復振 南世部落找回失落的根/台灣教會公報社‧林家鴻採訪報導 2013年6月6日
            ●請點本圖進入影音●

◆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蔡愛蓮牧師-紀錄片2012年 ◆導演拍攝剪輯-賴約翰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補助經費拍攝
◆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蔡愛蓮牧師-紀錄片2012年 ◆導演拍攝剪輯-賴約翰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補助經費拍攝◆片長:53分◆請點本圖進入影音

▲本片結案總評:
「本片之故事完整,非常有可看性。」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102.4.24原文媒字第10223600501號函)

◆拍攝本片後撰文/刊登台灣教會公報社
日據時代後第一次舉辦南世部落masalut收穫節/作者:賴約翰 2012年9月3日
南世部落masalut收穫節/作者賴約翰

▲本案經主辦單位徵選拍攝「人物紀錄片」,本工作室申請拍攝「牽引找回部落失落的根-蔡愛蓮牧師」。經歷計劃書與9分鐘樣帶片為初試、後為複試之口試。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補助經費拍攝。

▲拍攝地除了以獅子鄉南世部落為主軸,並遠赴台北市、台中、台南、花蓮玉山神學院等地拍攝,歷經拍攝期程10個月。均以本片主角蔡愛蓮牧師相關部落文化跟拍,唯一專程至花蓮玉山神學院為拍攝在玉神求學的文化思維影響。

▲小米園網站工作室自主性為本片巡迴觀賞:
1.松年大學排灣族分校,以認識南排福音與文化為題觀賞。由本片主角蔡愛蓮牧師引言。
2.泰武鄉公所全體員職,由孫萬教鄉長引言。觀賞後的迴響,很不可思議部落經歷部落文化的沒落,與感動復甦。
3.比悠瑪長老教會下午禮拜以福音與文化為題觀賞。傅梅花牧師引言。
4.獅子鄉聯禱網牧者預賞後,引薦獅子鄉聯禱網教會信徒於楓林教會觀賞。由獅子鄉聯禱網區長童俊花牧師引言。其中原民處處長曾智勇處長與鄉長孔朝亦前來觀賞,回應深表至深感動。
5.排灣中會兄弟事工部第一屆舉辦研習並以福音與文化為題觀賞。由賴約翰引言。瞭解到南北排灣部落在文化興衰背景的不同。

▲贈送本片DVD:
1.南世部落族人。
2.影片中受訪者: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童春發教授、玉山神學院副院長秦明盛博士、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
2.贈送長老教會玉神、台神、南神三間神學院圖書館。三院校均回函工作室深表致謝。
3.本工作受邀春日鄉公所拍攝力里部落五年祭後,現場巧遇人類學者胡台麗博士,兩對話相關基督教與部落傳統宗教後,因胡博士的期望而寄贈本片。

▲回憶~申請拍紀錄片的那年

▲獅子鄉區聯禱網眾信徒觀賞本紀錄片

▲延伸觀賞蔡愛蓮牧師牧會教會紀錄片
南世教會設教60週年紀錄片
《紀錄片》達瓦達旺長老教會設教七十周年-七項獻禮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排灣中會官網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