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群母語紀念日-佳崇教會

【延伸閱覽佳崇長老教會
【延伸閱覽小米園網站工作室
【延伸閱覽小米園商購網
【延伸閱覽小米園蔬果園/小農賴約翰
【佳崇教會/師丈賴約翰專欄
【總會傳播基金會/董事賴約翰
【排中大傳部/部員(兼網管)賴約翰
【回覽/投稿文賴約翰
《小米園的→官網

 ◆婦女兄弟團契聯合獻詩 攝影/賴約翰 2021/8/01上午
◆婦女兄弟團契聯合獻詩 攝影/賴約翰 2021/8/01上午

〈請點影像進入圖說 〉

《本講道篇總會提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群母語紀念日講道篇
題目:用母語勇敢地為上主作見證
Narakac a kemacalisianan a akasi tua Cemas (排灣語)
經文:《使徒行傳》2 章 1-11 節;22 節

前言

這個主日是總會所訂「原住民族群母語紀念主日」,這一個紀念主日對原住民來說有著很深遠的意義。它所要紀念的不只是族語,更是上主在台灣原住民歷史上所彰顯的祝福。
我們今天所讀的這一段經文很常用於我們教會節期中的「聖靈降臨節」,提到聖靈降臨在使徒和許多信徒上,開始經歷「聖靈的充滿」等等;但今天我們要從散居偤太人的眼光來重新閱讀這段經文,來看上主如何藉著聖靈的工作來鼓勵散居的偤太人、以及當今的我們,使我們領受從上主的喜樂。
第一段:偤太人所面對的歷史過往從偤太人的歷史和文化來看,這段經文提到的「五旬節」(又稱收穫節)正是偤太人
的三大節期之一。(v.1) 在歷史上、每逢過節,偤太人勢必傾全家族之力,放下其他工作,專心來預備獻祭給上主(參利未記 23:15-21)。這節期是敬拜上主的時期,沒有什麼事情比敬拜上主更重要。此外、也不僅僅是一個人上前敬拜,幾乎是全家要出動,一同聚集敬拜,因為「五旬節」是上主與偤太人共同歡慶的時刻。
不過,偤太人遭逢過往的流亡(Diaspora,也可意指散居),散居於羅馬帝國境內的各地(v.5),過去所舉行的「五旬節」雖然可以舉行,但仍不比過往了。他們所去的耶路撒冷,已經不是大衛王朝的耶路撒冷,而是受羅馬帝國統治後的耶路撒冷。那個地方已經
成為羅馬帝國為了方便治理偤太人的行政單位,已經不再是敬拜上主的地方。同時,偤太人為了要適應當時的社會處境,開始不得不學羅馬政府的官方語言:希臘文與拉丁文(用於行政文書)。這些都不是偤太人的母語,這個語言是殖民者的語言,而且是在強勢政權的主導下、被迫學習的語言。
此時、這群散居的偤太人以及其後代,他們要再一次來到「熟悉又生疏」的故鄉敬拜上主,同時看著祖先曾經說過那耶路撒冷的美好,卻轉身也要面對羅馬帝國的強大政權,用著彆扭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無奈和感嘆。其實、這樣類似的經歷對台灣原住民族來說,是深刻且不堪回首的。

第二段:台灣原住民族所遭受的困境

在歷史上,台灣原住民族也曾經因著國民政府的「國語政策」而不敢說自己的母語,「說母語」反倒成為一種羞辱。不知道各位弟兄姊妹有沒有經歷過「講母語要罰錢」的日子?甚至嚴重到,學校裡同學彼此還會「糾察」對方是不是偷偷講母語,再去跟老師報告。
那是當政者設下的「遊戲規則」,讓學校的孩子來遵守,並贏得獎賞。不過,這樣子詆毀自身母語的方式,讓台灣原住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語言、無法用與生俱來、上主給予的「母親的語言」,來見證自己的身份和信仰。到最後、失去的不只是語言而已,而是整個族群。這個事件是台灣原住民族當代歷史上的一個傷痛,也許青年世代並未如此經歷這般的痛;然而、這可以說是一個被羞辱的集體記憶。在那個世代的族人,他們被迫講著彆扭的「國語」,面對ㄅㄆㄇ 的「ㄣ」和「ㄤ」講不清楚的嘲笑,回到家裡看著老三台的電視,螢幕上主播講得字正腔圓,那是大家爭相模仿的對象。也許族人為了讓孩子在都市的生活跟得上潮流,學業不要落後,開始帶孩子去上正音班,矯正「原汁原味」的發音,好代表學校去參加縣府或省級的國語文競賽,來為部落爭光。這段歷史其實不過就是幾十年前的經歷;但是它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且一代影響一代,自己的母語成了不能說的禁忌。

第三段:聖靈讓人勇敢作見證

然而、聖靈的工作超越了人的政權和限制。當聖靈降臨時,在耶路撒冷的許多信徒被聖靈充滿後,開始用不同地方的語言講論上帝的作為(v. 4)。此外,上主透過聖靈的工作也大大的讓許多在耶路撒冷的偤太人激動和興奮:「一聽見這響聲,一大群人就都聚集
在一個地方。大家非常興奮,因為每一個人都聽見信徒用他本地的語言說話。」(v. 6,現代中文譯本)我相信,此次上來耶路撒冷的偤太人一定會沒想到這些信徒用他們自身的母語講說上帝的大能和作為。他們一方面驚訝,另一面又令人高興,因為這可能是他們未
曾想過的:他們能聽到自己的母語公開的來為上帝作見證。
我們在讀這段經文時,常常過去的解釋會停留在一些聖經中獨特的現象(v. 1-2),而這樣一來很容易忽略了聖經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對聖靈的工作不能僅僅停留「說方言」,而是聖靈透過這些說母語的人,為上主作見證,傳講上帝的作為,這才是極為重要的。這是因為他們用的不是「帝國的語言」,如那些官方規定的話語;他們則是用人民的語言、是上帝創造的語言,來見證上帝大能的工作,並且宣講耶穌基督救贖的大好信息。
正如彼得所說:「以色列同胞啊,你們要聽我的話。拿撒勒人耶穌的神聖使命,很清楚地由上帝藉著他所行的神蹟、異能、奇事,向你們顯示出來了。這事你們自己都知道,因為是發生在你們當中的」(v. 22, 現代中文譯本)。而講回來台灣原住民教會的處境,其實台灣原住民族在宣教歷史上也經歷了聖靈的工作,就如同今天這段經文的經歷。

第四段:勇敢用自己的母語作見證

雖然原住民教會在宣教上面對許多當時政府不人道的打壓,除了禁止講說母語外、更沒收母語聖經;然而、上帝的道仍無法阻擋,聖靈的工作超越了一切政權的限制。在過去,通過許多宣教師以及本地牧者的努力,積極的翻譯母語聖經和聖詩,即便受到限制,但是
他們仍然讓上主的話和主的福音能夠有效的傳遞在信徒中間,成為信徒重要的靈糧,並且勇於為主作見證。在排灣族的宣教歷史,不得不提到一位宣教師。他一生在族群語言的付出,才讓下一代的信徒勇於用母語來作見證,建造教會,而他的名字叫作懷約翰牧師(Rev.John Whitehorn)。
懷約翰牧師深信一件事情:「沒有說母語的教會,就沒有強壯的教會」。可見,他認為說母語和建造教會有著深刻的關聯性。他從 1951 年受英國長老教會派遣到台灣時,他就早已認定要進行聖經翻譯和信徒培訓工作,因為這些工作是「百年樹人」的工程。在上
帝的帶領下,他進入排灣族的部落,學習在地的語言,並且一步步鼓勵信徒用他編寫的羅馬字教材來學習排灣語文字,並以此翻譯聖經。無奈的是,當時政府的國語政策確實阻礙了他的想法,一直到 1993 年《排灣語聖經》出版後,才了卻了用羅馬字翻譯聖經的心願。之後,他更趁勝追擊,將他這 20 多年來在排灣族部落生活的點點滴滴,所採集到的內容,出版《一百則排灣語文獻》(One Hundred Paiwan Texts)。裡頭的記載除了故事外,也有他在部落收集的見證和講道,這對於下一代認識信仰,著實有很深的幫助。
即便在當時這樣的宣教工作是與政府的意思違背,但是仍不減他對上主的心志:盼望教會能自由自在用母語分享信仰。

結語:

我相信這是一個可以自由說母語的世代,聽著母語、說著母語是一件令人喜樂的事情。我也相信,說母語是上帝賦予人的基本人權,是上帝給人的能力,並且述說上主的奇妙。在今天的族語紀念日中,我們不僅僅是紀念,更重要的是,讓族語可以傳承,並在信仰的堅持上,繼續用族語傳講上帝的愛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