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年治癒一生~~影片觀後心得

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與《我們與惡的距離》

兩部影片都很吸睛,深入淺出的道出,我們這個世代做父母的鄉愿。
感覺劇中每一個角色都好熟悉,覺得這是每一日天天上演的劇情。牽連到台灣這世代家庭教養的難處與整個社會價值式微情況;一種每一個父母都望子成龍,認為唯有讀書、考上好學校才是成就的共同觀念。形成一個偏激的社會現象,大家都重視外在成就,而忘記整體社會公義的價值,只重視孩子的功課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緒感受,培養出來是無法獨立自主及靈魂模糊的孩子。
個人在欣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媽媽的遙控器」,一個優秀的母親,希望孩子小偉可以圓自己未完成的遺憾。要求小偉努力讀書、不能談戀愛,而小偉為了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參加學校的畢業旅行,用盡心思塗改成績,後來被媽媽發現床底下有私製印章,偽造好成績單,只是讓媽媽安開心。從此以後,媽媽用遙控器控制小偉,倒退小偉的日常生活,每一天都是卡在同一天…。劇中「媽媽的遙控器」這樣的比擬真貼切,我們的孩子確實是從媽媽肚子生下來,但是孩子生下之後,他就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從小照顧,但我們都知道,培養孩子的自主思考、對每一件事學會自我負責,讓孩子成為健全成熟的人格,是一個做媽媽從牽手到慢慢放手,要學會的重要課題,若不,我們用我們對孩子的愛,一句「我是為了你好」而想掌控孩子,是孩子一生的遺憾。

另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影片,或說是一種媒體素養的議題,使社會大眾思考,我們的社會如何被媒體過度的宣導而誤導了觀眾思想,提醒人們對於新聞事件背後真相關注的課題。而另一個議題,是社會對精神疾病患的瞭解有多少,如劇中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李曉明,無差別的殺人的事件,會帶給社會恐懼、身陷於無預警的炸彈與傷害;同時對患者家庭的成員之創傷與煎熬,劇中的媽媽痛苦說:「沒有一個媽媽願意花20幾年辛苦的培養一個殺人犯」,又如劇中的妹妹,因為社會的排擠、貼標籤,而不得不改姓埋名度日,心靈日日煎熬的生活。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影片,個人最喜歡的角色是法扶會律師王赦,居於個人勇敢的堅持自己理想的角色,為公理、公義而戰;以及他的妻子的態度,既使因為支持丈夫,可能會危及自己的家庭與孩子,最後勝過人不為己的本性,自己感嘆現實生活中,我們多麼需要這樣的為真理、公義而勇敢付出的人。

最近坊間正夯的各種心理書籍,如《情緒勒索》、《被討厭的勇氣》等書,延伸心理學家Alfed Adler在人格心理學的貢獻,一句「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了解現代人很需要重返內心的平衡,為個人「過不去」的現實生活找出路。慶幸本學期在有趣、生動的「人格心理學」課堂中,認識人格(personality)源自個人內部的一致性行為模式與內在歷程。在課堂中藉著遊戲、提問、察覺個人內在行動與感受之情緒、動機的認知歷程,正如老師課堂說「成為助人者,先學會自我對話,自我諮商,助人者就是要認識自己」,受益甚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