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重視山地教育師資

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文化刺激的缺乏、社會資源的不豐,以及傳統部落文化的消極影響,使得山地社會的發展,相當於本省一般狀況,仍屬於文化貧乏的地區。根據筆者任教山地數年之經驗,發現目前山地學校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
其中,師資、教學與教材、經費、家庭教育等四項,是久為詬病,且值得深入檢討的問題,筆者將以親身所見、所聞,提出來供大家來探索。

●山地不是問題教師收容所

翻過第一座山之後,遠眺大武部落,彷彿像世外桃源。
翻過第一座山之後,遠眺大武部落,彷彿像世外桃源。

由於山地學校生活環境不佳(食、衣、住、行)以及學校的工作量重(要兼行政工作及兼教其他非本科系教學科目),另外再加以進修困難,因此,許多老師皆為之卻步。這是目前山地師資低落的主要原因。素質較優良的教師都只希望留在都市或西部平地任教,即使是分發到山地的師範院校畢業生,也總是千方百計的申請調往平地。由於山地教師每年調動過於頻繁(花、東、屏三縣最為嚴重),學生實難與教師產生深厚的感情,影響教學至鉅。另方面,由於教師不足,代課教師便大幅增加(國小比國中多),直接間接的影響到教學的品質。
最令筆者痛心的一件事,是有少部分山地籍教師回鄉任教後,不但不積極努力造福鄉梓,反而隨波逐流,染上酗酒的惡習,令鄉人失望不已。當然,還有一類教師是最為原住民所排斥及害怕的-問題教師。到去年為止,教育局還經常將那些在平地出過問題的教師、主任、校長,放逐至偏遠地區「充軍」,以示重懲。這些問題教師在山地學校等於是「土皇帝」,其他職員或上司都不太敢得罪他們。由於他們也很難再調回平地,因此大多抱著到山上休息、渡假或等退休的心情。反正山上沒人管滿好混的,而且山地加給及各種福利逐年增加,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很遺憾的,對於以上這些教學不力,得過且過的教師,教育當局一直沒有給予合理的糾正與輔導。這除了該怪罪於校長(他本身可能早已心不在焉)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些縣教育局督學並沒有加以適時適當的輔導。一般教育局督學都很難得上山一趟,就算是要上山督導考核,大多事先就已通襠學校,使得這些被查訪的學校早有充分準備(除了表面的教學,更有豐盛的佳餚),這種督導的方式如何能產生實質的效益?

●山地師資要做合理規畫
要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問題教師放逐至山地充軍的不合理制度,應該永遠廢止。此外,山地教師的編制、待遇、進修、學歷,亦應有一合理規畫。
就教師編制來說,由於山地教育有其特殊性,故應比照特殊教育的實施模式,給予山地學校更多的教師編制。最好都達到每班編制二點零。
就山地教師待遇來說。教師留在山地固應有服務犧牲的熱忱,但是精神和物質的鼓勵是很必需的。教育行政當局應對表現優良的山地教師予以褒揚獎勵,或優先拔擢,如升遷、出國進修。另外並按學校偏遠程度,提高教師之加給(可比照偏遠地區醫護人員薪資加倍優待之規定),並且專款補助興建現代化之宿舍、休閒娛樂設備。
在職進修能彌補教師職前教育之不足,提高教師素質,縮短城鄉師資差距。各師範院校或可在偏遠縣設巡迴班,以留住因無法進修而求去的教師;或可提供若干名額給有志於從事教育工作之山地子弟,將來學成以後回鄉貢獻心力。
不容諱言,目前山地充斥代課教師。如果這種情形尚無法避免,至少代課教師素質應予提高。除了應施予適當的專業訓練,亦應提高其基本學歷。代課教師學歷應由高中高職畢業,提升到專科以上。
教育機會均等的實質意義,並不只限於每個學童都有進學校的機會;城鄉平衡也不只是尋求硬體設備相同。至少至少,每個學童所受的教育內涵都應該相等。(兒童日報,教育大家談,1988.11.14)

回目錄

梁明輝競選2020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現任屏東縣瑪家鄉鄉長;中國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