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位網路紀錄教會歷史–來吧!我們起來建造–給將重建的佳崇教會

位於屏東縣春日鄉七佳村的佳崇長老教會,與歸崇村相隔一條街為鄰。
位於屏東縣春日鄉七佳村的佳崇長老教會,與歸崇村相隔一條街為鄰。

●作者:賴約翰(滋膏)
曾任比悠瑪教會長老;佳崇長老教會師丈
《本主體文刊於台灣教會公報1991(民國81)/8/11第2058期》

【前言】
佳崇教會為排灣族屏東縣春日鄉七佳與歸崇部落之長老教會信徒之教會,位於七佳部落。近年信主人數增加,教會空間已顯漸顯小,同時在七佳與歸崇部落村民人數有1700多人這樣大的福音禾場(兩個部落有三間友好基督教教會,信主總人數不及全人口數一半),不能不計畫佳崇教會未來50年信徒增加的空間容量,因此預定今年2018年底重建教會。刊出這一篇『來吧!我們起來建造』一文目的,是我撰文登在台灣教會公報1991(民國81)/8/11第2058期,除了重溫我母會比悠瑪長老教會如何從建設奉獻不足一百萬元,而完成一千多萬的教會,如何在經濟不景氣運用各種方式仍忠於上帝往前行,因著信心上帝恩典成就,完成重建教會。我們不是要效法比悠瑪教會建築規模,而是學習比悠瑪教會「信仰核心」的動力激勵,過程方式引為參考,同時將本文影印發給弟兄姊妹。並且期盼眾教會弟兄姊妹在代禱中紀念我們。

《引本文經典句》
…….雖然一九九○年度弟兄姊妹犧牲了許多謀生賺錢的日數而勞力事奉予主,但是,一九九○年度的奉獻統計,什一奉獻進入到七位數字,這是本會「有史以來」最高的收入奉獻,由此證明上帝在我們家庭的經濟收入比歷年更祝福我們。

【本主體文】
信徒七十餘戶,領受聖餐者有一百六十七人,由溫信臨牧師牧會的排灣中會平和教會,在五年前的春季和會,就議定:實施三年建堂奉獻,達一百萬元後,即重新建造神的殿。

這是民國57年本部落遷移時的所在地─即現在的平和分校。族人長輩們抬著從舊平和教會的木樑準備搭概本長老教會的臨時聚會建物。賴約翰(滋膏)記於比悠瑪部落網站 2000.08.21 《照片─比悠瑪(舊名:平和)長老教會提供》
這是民國57年本部落遷移時的所在地─即現在的平和分校。族人長輩們抬著從舊平和教會的木樑準備搭概本長老教會的臨時聚會建物。賴約翰(滋膏)記於比悠瑪部落網站 2000.08.21 《照片─比悠瑪(舊名:平和)長老教會提供》

原來容納一百人的一樓鋼筋水泥平頂式教堂,只用了十年多,即不敷使用。信徒逐年增添,禮拜平均人數一百三十人,往往在禮拜中,坐在室外的飽受室外各種因素之干擾,特別是攜嬰幼兒的,為了免在室內造成「內亂」,室外幾乎是她們的「天下」。也由於本會位於屏東縣地理中區之便,致中會頻頻於本會舉辦各種造就會或活動,而常覺得教會容量不足之惜……等因素,遂決定了重新建造教會。

三年之中不斷的建堂奉獻與在禱告中的交託仰望主,歷經三年後,建堂奉獻仍不足預定的標款,再延長一年,才達到預定款。一九九○年一月本會的春季和會中,在物價飛漲建堂奉獻可謂「微不足道」的情形下,信徒們懷著猶豫不決之心,在是否可建成的焦灼下,而擬再議延年奉獻,但經正反兩方幾番爭議,最後,仍憑著主僕溫牧師傳講主的信息,效法當年尼希米對以色列人興建城垣的吶喊:「來吧!我們起來建造。」的使命。如果再延期增年奉獻,要等到幾時呢?

於是,成立了建設委員會分配職掌,擬興工計劃之進度,搭建臨時禮拜堂……等。在溫牧師定一九九○年為「信徒行動總動員」下,全面的展開建堂的工作。長執會及建設委員分別參觀了台南的看西街、高雄的新興、茂林,屏東的里港、萬丹、內埔、東港…等教會,作為教會內外建築設施之參考,並配合委員的構圖設計,再經設計師看西街教會陳正宏弟兄預估之後,提交大會討論議決教會的樣式,歷經數次爭執、更改,其中尤以屋頂以較昂貴的水泥頂或較省錢的鉛鋁板頂之爭議較為突出。在信深慮後,不同日共三次表決,初次議決時,以蓋鉛鋁板頂為適合本會的「經濟能力」多數通過。過日後資深長老高福生於會中的斡旋,說明鋼筋水泥頂的優點及信仰勉勵……最終因「信心勉勵」而贊成以總款造價近仟萬之鋼筋水泥頂的教會為目標。教會樣式以「禱告」的雙手之抽象體為前壁門面,此亦是本會信仰象徵;第一樓是副堂與主日學分班教室,第二樓為裝設冷氣之正堂,可容納六與七呎長各二排十八行之座椅,聖台偏右側,前方聖歌班席,聖台前左右各置鋼琴與電子琴,二樓為隔音室,專供攜嬰幼孩之所……整個二樓室內共可容納五百人座。

民國57年遷下時部落的制式房子約在民國69年時完建,在部落族人長輩們畢璐籃褸堅辛戮力下,現代化的房子,已不見此令人懷念的房子(一客廳,一臥房,一廚房);遠山光禿禿是因當時族人以樹薯為經濟作物,每當收成後整片山都是光禿禿的,現在因都是種植芒果因此也已看不見此景;平和長老教會是我們一路走來至今屬靈的家,上帝的帶領與恩典常是族人所感恩,當然現在的教會已因年代族人的增多而更符合現代所需。如果今天再從同樣的角度拍攝,已是樓房建築,樹林林立,鮮見欣欣向榮。賴約翰(滋膏)記於比悠瑪部落網站 2000.08.21 《照片─比悠瑪(舊名:平和)長老教會提供》
民國57年遷下時部落的制式房子約在民國69年時完建,在部落族人長輩們畢璐籃褸堅辛戮力下,現代化的房子,已不見此令人懷念的房子(一客廳,一臥房,一廚房);遠山光禿禿是因當時族人以樹薯為經濟作物,每當收成後整片山都是光禿禿的,現在因都是種植芒果因此也已看不見此景;平和長老教會是我們一路走來至今屬靈的家,上帝的帶領與恩典常是族人所感恩,當然現在的教會已因年代族人的增多而更符合現代所需。如果今天再從同樣的角度拍攝,已是樓房建築,樹林林立,鮮見欣欣向榮。賴約翰(滋膏)記於比悠瑪部落網站 2000.08.21 《照片─比悠瑪(舊名:平和)長老教會提供》

雖然議定了教會的整個樣式,然而在建堂奉獻仍差近十倍的情況下,信徒們仍不免惶恐疑慮。筆者出自對信徒們徬徨之心的關切,遂於主日崇拜的報告中勉勵弟兄姊妹:「當我們覺得自己『行』、『能』的時候,是指我們原應有的『能力範圍』(如:已有的一佰萬建堂奉獻)。但,當我們為尚有十倍不足而感到『沒有辦法』或『困惑』之時,即是上帝所要察看、所喜悅的『信心之路』,亦是他能力施予幫助我們之時,以顯明出他的榮耀,我們不要因錢限制而矇蔽了活活的上帝。我們甚至可以禁食禱告,雖然我們不知上帝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幫助及支應我們……。」溫牧師亦常在講台信息中,加倍的勉勵與闡述建造教會的使命、意義、目的……,增添弟兄姊妹們的信心與異象。

一九九○年二月初,兄弟姊妹於「念古」之心懷下,眼見怪手剷平了教堂,也更「肯定」我們走上「不歸路」,而唯有往前「奔跑」。由於教堂將是長廿七米六十,寬十二米,頂高十三米的龐然建築物,原地面積不足,因此必須挖山加長,填壑加寬。是日,所有兄弟姊妹都到教會工地,帶著能用的工具、勞力來事奉。本會弟兄謝能學之挖土機與怪手怒吼吼的挖山,弟兄們的大卡車及四輪搬運車,載運泥土、石頭,轟隆隆的「卸貨」填壑聲,信徒們配合著運送的泥土、大石,做堆砌覆土的修整工作,搬運所發出的豪邁的吆喝聲,工具操作叮噹的撞擊聲,信徒運作的推移,孔德興弟兄忙著錄影尋找工「特寫」佳照,還有那飛揚的塵灰……,構成了最感人的畫面與節奏感。原偶為需要十多天的整地工作,竟然在三天中做得漂漂亮亮,乾淨俐落。在廣闊的建地上,我們似乎「看見」了因信心凝聚成的力量所建造於此小山坡上的教堂,而使我們眉開眼笑,綻放愈發信心和勇氣的笑容;同時,兄弟姊妹初次的同心協力能迅速完成,更增添了我們的決心,再也不猶豫、困惑、徬徨……。

一九九○年二月十一日清晨,奠基禮拜儀式中,在預定的講台下,埋置了溫牧師遠從花蓮帶來山地信仰之母──芝宛於日據時代與信徒隱密禮拜之洞穴內的石頭,石上加刻了「基督是教會的根基」,藉此勉勵我們。崇拜儀式中,各團契都參與獻詩留下歷史珍貴記錄。之後,在對新教堂的盼望喜樂中,分享了溫牧師與婦女團契親手製作預備的早點……。

早期新平和部落裡因新建樹木都砍光了,從這張教會的照片周圍均光禿禿,可以顯出與現在的教會環境花木扶梳林木翠綠,顯出時空的差距。原來容納一百人的一樓鋼筋水泥平頂式教堂(如照片),只用了十年多,即不敷使用。信徒逐年增添,禮拜平均人數一百三十人,往往在禮拜中,坐在室外的飽受室外各種因素之干擾,特別是攜嬰幼兒的,為了免在室內造成「內亂」,室外幾乎是她們的「天下」。也由於本會位於屏東縣地理中區之便,致中會頻頻於本會舉辦各種造就會或活動,而常覺得教會容量不足之惜……等因素,遂決定了重新建造教會。賴約翰(滋膏)記於比悠瑪部落網站 2000.08.21 (照片─謝文男提供)
早期新平和部落裡因新建樹木都砍光了,從這張教會的照片周圍均光禿禿,可以顯出與現在的教會環境花木扶梳林木翠綠,顯出時空的差距。原來容納一百人的一樓鋼筋水泥平頂式教堂(如照片),只用了十年多,即不敷使用。信徒逐年增添,禮拜平均人數一百三十人,往往在禮拜中,坐在室外的飽受室外各種因素之干擾,特別是攜嬰幼兒的,為了免在室內造成「內亂」,室外幾乎是她們的「天下」。也由於本會位於屏東縣地理中區之便,致中會頻頻於本會舉辦各種造就會或活動,而常覺得教會容量不足之惜……等因素,遂決定了重新建造教會。賴約翰(滋膏)記於比悠瑪部落網站 2000.08.21 (照片─謝文男提供)

日後,隨之陸續展開建堂工作之勞力事奉和籌劃奉獻來源。信徒按著工程進度作不同程度的勞力事奉,並按著信徒謀生技能之建築專長,分配各組為鐵工部、木工部、水泥工部、電工部……。從閱覽設計圖、釘模板、奠地基、立鋼筋、舖刷水泥……等,都是兄弟姊妹親手來建教堂。所有信徒中沒有任何一人是建築科系畢業,但以都市建築工的「經驗」取代「文憑」,個個都成為「師傅級」的人才。在人工費用非常昂貴之時,將此專長「奉獻」給主,可謂節省不少經費。

在施工時間的安排上,特將星期日的主日崇拜改在清晨六點半與晚上的八點舉行,以作勞力事奉,並且按工程的需要,彈性的加列星期二、四信徒到教會工地勞力事奉。除此特定時間外,有信徒在外賺錢下班之餘,直接去教會工地繼續工作,直到天黑。為著主的緣故,兄弟姊妹們憑著信心,甘心樂意的犧牲自己賺錢的時間而作勞力事奉甚為感人。

在經費來源中,長執禁止本會募捐,因此,從主日學、家庭小組、青年、兄弟、婦女團契等,都參與編列建堂奉獻的收入預算。為了廣闢經費來源,於是在台糖採甘蔗期、平地農民採毛豆期,建築工地需要人力時,兄弟姊妹們集體浩浩蕩蕩,高高興興的前往賺錢以作為建堂經費,壯觀之勢,頗引為豪。同時,溫牧師集數百個小豬儲蓄筒發給信徒,推廣從主日學到老年人的個人「小錢」地方,長老們推廣家庭認獻水泥費、鋁門窗費,都一一的同時隨著工程經費之需要與預算需要實施進行。

在禱告上,透過每日清晨四點半的晨更禮拜及各種聚會,持續不斷的為建堂事工密集的禱告,確認成就在於天父之上帝的事實。

巒山下小盆地中,重建後的比悠瑪長老教會。在遷村至此的過程中,首以選擇教會居高臨上之地。
巒山下小盆地中,重建後的比悠瑪長老教會。在遷村至此的過程中,首以選擇教會居高臨上之地。

一日復一日,我們看見因著信心所建之建築物,隨著日月更迭向上發展。為著搭鷹架與建平頂之支架,信徒們赴山上,在叢林中披荊斬棘砍伐千根之長竹與木料扛運到山下,江水淋漓,刺傷皮膚,但信心仍是那麼堅定,持續不移。採伐搬運搭架之艱難,仍在兄弟姊妹的耐勞中完成,一根根橫向直上錯綜連接的鷹架、支柱,搭在建築體,仿佛是信徒們同心協力結實的肢體聆於基督的身體。每當築工勞力事奉時,兄弟姊妹們各按其職──或在工地搬運鋼筋、水泥、傳遞材料,或立架、綁架鋼筋、板模,一槌一釘,一鐵一木都經各部「工頭弟兄」們的指引,把兄弟姊妹塑成建造教堂的專才。弟兄們的大卡車,車輪搬運車支援運建築材料,婦女團契常預備解勞的點心,年老的長輩們親自留下了「手工」的「痕跡」,為子孫預備美好的敬拜所,深引為慰……。溫牧師在證道時引喻弟兄姊妹的勞力事奉為「最美麗的畫面,最悅耳的交響樂曲。」其間,在蓋第一樓平頂、打水泥、舖水泥頂時,天氣突然的轉變,風雨欲來襲之兇勢,在工程操作進退不得之時,憑著信心和禱告,上帝的作為,使村莊周圍外傾盆大雨,為此不禁讚美感謝神的保守帶領,以致工作能順適。

歷經六十週年的比悠瑪教會
歷經六十週年的比悠瑪教會

工程進度至蓋第二樓的雙斜式鋼筋水泥頂時,為最艱鉅的工程,亦是支付材料費最多的一次。在工程的進度中,因「財源」因素耽擱最久,然而在迫切的禱告,以及兄弟姊妹早期配合的「小錢」奉獻和「即時」認獻費,使得工程繼續展開。在外縣市賺錢的兄弟姊妹紛紛趕來,支援最後蓋頂的難鉅工程。一九九一年一月卅一日終於完成了項工程,整個教會雛形已出現,兄弟姊妹們亦有「有功告成」之安慰和喜悅感。每當要進入村莊時,遠遠的就看到高聳的教堂高出於民房的頂樓。立其旁,巍巍聳立安穩之勢,不禁深受其安慰感動於兄弟姊妹們因信心所築的工。至此,可謂整個教堂的硬體興建完成了一大半,歷經一年的時間,多少的勞力、時間、金錢奉獻……在主的恩典下,有說不出的喜悅及因而生之盼望……。

在此期間,感謝主帶領設計師陳弟兄不斷的遠道而來,精心指導施工品質,並參與「財源」奉獻。在我們與平地鳳山教會互訪中,當其教育大樓尚未付完款的情況下,信徒竟然二次當場奉獻,總共十餘萬元,使我們更確定「施比受有福」及信心奉獻的真諦。本村的天主教徒,人力與萬元的即時奉獻,使我們更體驗福音啟示的廣被性;還有看西街教會溫馨的奉獻……的;嫁娶到外鄉的兄弟姊妹不忘母會而主動參與建堂奉獻;外來之溫牧師從美國攜帶的姊妹之奉獻,平地兄弟姊妹個人主動之奉獻;……在經援上給予我們相當的支助。本會玉山神學院學生何主恩、孫彰輝、傅梅珠於放假中參與勞力事奉,更為可貴是「牧會」前之「自我教育」尚有主僕台東馬蘭教會林金棱牧師、台東駐監楊民雄牧師、鳳山教會蕭棋田牧師、內獅教會何弘武牧師、石頭營教會賴光雄牧師、中心崙教會傅梅花傳道師、於韓國進修攜當地神學生之林玉美傳道師及於菲律賓進修的賴朝財傳道師,先後以上帝的話建堂之信息激勵我們,都使我們深深體會上帝的眷顧、帶領以及啟示中的祝福。其次,在工程其間,雖有程仁武弟兄不慎從鷹架上摔下來而骨折,但在其對主堅定的信心與眾兄弟姊妹的慰勉、支應、代禱,感受主裡的溫馨,致程弟兄加速的邁向康癒復健中。

比悠瑪教會歷任牧者,2018年現任給勒給勞‧達路勒牧師邁入第六年
上圖為比悠瑪教會歷任牧者,2018年現任牧者給勒給勞‧達路勒牧師邁入第六年

筆者身為本會執事司會計職,經統計一年的工程專款收支奉獻,從主日學至所有建堂奉獻來源,總計總入為近一佰四十萬元,總支出為二佰三十餘萬元,總結餘十幾萬元。哈利路亞!上帝是耶和華以勒的神。除此,雖然一九九○年度弟兄姊妹犧牲了許多謀生賺錢的日數而勞力事奉予主,但是,一九九○年度的奉獻統計,什一奉獻進入到七位數字,這是本會「有史以來」最高的收入奉獻,由此證明上帝在我們家庭的經濟收入比歷年更祝福我們,哈利路亞!!上帝是信實的神,這都啟示出「甘心樂意多種的就多收」的聖經真理!!同時在信仰的啟示中,經驗到信仰是不斷的在「行動化」之中進行,即有上帝的能力,幫助隨行。今天,我們若仍「按兵不動」,就沒有今天的歡呼!就無法顯明上帝的榮耀。感謝去年所有曾為我們關心代禱奉獻的眾弟兄姊妹,感謝讚美全歸給活活的真神。

往後,相繼之工程──「裝扮」教堂接踵而來,雖然在經費上,我們沒有「預留」可令人「心安」的經費,但經驗告訴我們,上帝的話啟示著我們──「起來!行吧!」有一天,當獻堂予主時,眾弟兄姊妹將在他的殿中,我們未來平和教會為「聖而公之」教會,現代原住民信仰之發源地,禱告之地,傳福音之地,信仰造就地……。(本文摘自台灣教會會報1991年8月11日第2058期,作者曾任比悠瑪教會長老;現任佳崇長老教會師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