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玉神

記憶與歷史—部落經驗分享

上午,從原住民文學與神學,排灣族魯夢歌抓住了牧會裡,周遭生動的故事。
同時,以布農族的角度,詮釋信仰。文學、神學,找出福音的軌跡,原住民故事,原住民角度,詮釋了神在原住民的部落。
午後,陳明光牧師,唱出排灣族深情款款的情意,牽引著,內心愛情故事,消失山腳下之身影。
牧師與傳承原住民音樂歌謠,音樂詮釋排灣族歷史。
今天很享受,從牧會的豐富,記錄、採集,找到牧養的定位,部落生命的經驗。
牧者的生命,在部落的影子裡翺遊,音樂的角落,文學,牧養教會與人的生活對話,就是原住民神學。

記憶與歷史—部落經驗分享

上午,從原住民文學與神學,排灣族魯夢歌抓住了牧會裡,周遭生動的故事。

同時,以布農族的角度,詮釋信仰。文學、神學,找出福音的軌跡,原住民故事,原住民角度,詮釋了神在原住民的部落。

午後,陳明光牧師,唱出排灣族深情款款的情意,牽引著,內心愛情故事,消失山腳下之身影。
牧師與傳承原住民音樂歌謠,音樂詮釋排灣族歷史。

今天很享受,從牧會的豐富,記錄、採集,找到牧養的定位,部落生命的經驗。

牧者的生命,在部落的影子裡翺遊,音樂的角落,文學,牧養教會與人的生活對話,就是原住民神學。

蔡愛桂發佈於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沈浸在其中

思維,在飛舞。
變化的氣候,氣息走進了秋季;
山丘,淹過了冬天的露水。

Venalivalit anga a kalevelevan ,
Pasa tua i kaljaudragan,sa vucelecelelj anga avail i gaduadu ,
sulapelapelj anga a dalek.

深深吸引我的心,在記憶與歷史裡打轉。

從口述訪談,
在台灣不同族群之經驗,
從記憶與歷史,分享獨到方法,
移動之語言與歷史,拉近甚遠的距離。

母語與原住民文學,使命拉起神學,語言。

感謝神,三天,漫溢於思,憶於記憶,在分享方法間,縮短世代與中東文化,都在潭邊起舞。

《沈浸在其中》

思維,在飛舞。
變化的氣候,氣息走進了秋季;
山丘,淹過了冬天的露水。

Venalivalit anga a kalevelevan ,
Pasa tua i kaljaudragan,sa vucelecelelj…

蔡愛桂發佈於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遠地思念與感恩

遠地思念與感恩想念我生命中的天使〜唐靖喬姐妹。
牽掛您的傷痛,我們祈求著神使您早日復原。
三年,我感恩神特別恩待我,因著您們我豐富有餘。
六月十六日星期四我將步出玉山神學院帶著神恩典與紀號,離開這裡。
無論去哪裡,身處如何的處境,上帝在我們當中,祂必與我們同在。
紀錄,讓大家停格在玉山神學院;
記憶,會讓彼此多了禱告,
禱告,讓我們合宜新的環境。
過了三年之後,FB重新回到五月25日,我們會有很多回憶,
足跡,驗證著信仰與神的帶領,在年齡層次差距和經歷歷練不同的群體。
我們,完成考驗與訓練,打擊出去,安全過關,有個美麗的句點。
感謝神恩待我們。遠地思念與感恩

玉神排灣族同學,攝於花蓮20160614日。

從山上花園走入街頭

◎撰文:Vais.Patadalj愛桂【2016年6月7日】

從山上花園走入教會與社會 刊登蔡愛蓮FB主題~~~玉神2016年年畢業致答詞蔡愛桂同學
在這裡受造就有的同學三年、四年,畢業班當中有多數牧者也是三年完成,從社會角落與街頭回應呼召回學校進修,甚至於,大學部畢業持續研讀花了七年時間,每一人帶著不同的生命故事,踩著不同的學習步履,在這裡一同受造就,原則上,用人的眼光來看,這是不容易是艱辛萬苦的。
從那一刻起,上帝的呼召和願意委身的心志的同時,也是上帝感動每一個神學生的家人,成為背後的支持與支援,啟動了許多弟兄姊妹的愛心,願意投資在神學人身上,這樣的連結和作為,讓學習生活的壓力與負擔,「理應是沉重的但卻是輕省的」,我們的主上帝減輕與承擔了我們的難處,在這裡,我們經驗上帝是恩典、是豐盛的上帝。
敬愛的老師,我們這一屆,喜歡在課堂上使用錄音筆錄音,隔週老師複習上周學習內容,提問題我們無法回答的冏境,老師笑著說:「只有錄音筆可以得救,或說:「答案問錄音筆吧」。課堂上老師提問,有時搶答猜對了呢,就是恩典,猜錯呢,就請老師多多包涵,這就是我們這一班。
老師,我們感謝您們,基於愛,老師激勵多於責難,引導思考多於提供標準答案。神學腦力激盪,使增加學習成就感,這些我們都能夠感受到老師們的用心。任何的疑難雜症有老師在,有疑問、有解答、有思考、有回應!我們要踏出山上花園進入教會服事,我們實在慌恐,錄音筆無法拯救我們,是不是呢同學們?
「啊我們不是有山頭?有山頭的老闆不是可以依靠?」這會是老師的回答。老師們都會一致這麼說呢?「上帝掌權在這裡,在教會也是,同學們不要怕,上帝與您們同在。」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身為學長學姐的我們,所走過所做過的一切,在您們眼中我們都會很有限,不足夠的部分就是借鏡,跟著來的每一年,就是屬於您們在場的學弟學妹之畢業典禮。
數算走過的每一步,「感恩」,就會讓您在幸福的園子裡研究神學,這是畢業班無法重來的機會,回到「讓您的每一步都是扎實的學習」,讓時間疊起來,看見您的態度和您的改變,被塑造進入禾場的成就感,是奠定牧會的自信。因此,學長學姊們最後愛的叮嚀,是「珍惜當下的每個學習過程,在這裡,擁有屬於神學研究與靈性培養的山頭,是為了你可以自信地走出山上的花園。」
「山上花園」,我們在這裡有安全感,「山頭」目標一致、靈裡相通、無缺乏;而今,我們將離開舒適圈,忘記背後努力向前,向著標竿直跑,從「山上花園走入教會和社會」,從「山頭」走入「街頭」,研三代表畢業生以委身之歌,來宣告我們願意走入人群、走入街頭,定睛於神成為上帝重用的器皿,在教會與街頭為主

如我所想

◎撰文:Vais.Patadalj愛桂

玉神的環境唯美,石牆、陡坡和梯子。 石牆,有很多福音前輩徒手建造而成,述說生命被轉變的故事。 陡坡,被塑造的生命,是在乎自己與神之間,與人的界線距離。 走石梯子,堅定踏實,有目標的學子,是小心翼翼走在石梯間。 玉神的歷史穿越了我家三代,是我們家的故事,同時,也是其它牧家的故事,如同,弟兄姊妹持續付出愛心,用心經營,每一年,持續不斷,顯明在砌滿石墻的神園子裡,神手動了砌石牆的手,讓故事一代傳下一代。

距離與線條

◎撰文:Vais.Patadalj愛桂【2016年4月19日 】

距
請點圖放大

距離,是個無形的線條,拉着方向前進。線條拉近,距離越近。 線條,總是下一站開始,拉出新的目標,產生新的距離。 玉山神學院研究所,終點就在六月十六日,為此與同學告別之旅。 從花蓮移動,會是新的距離和線條新的組合。

紀錄

◎撰文:Vais.Patadalj愛桂

紀錄紀錄,讓大家停格在玉山神學院;  記憶,會讓彼此多了禱告, 禱告,讓我們合宜新的環境。 過了三年之後,FB重新回到五月25日,我們會有很多回憶, 足跡,驗證著信仰與神的帶領,在年齡層次差距和經歷歷練不同的群體。 我們,完成考驗與訓練,全部打擊出去, 安全過關,是個美麗的句點。感謝神恩待我們。